不惑之年
拼音: | bù huò zhī nián |
注音: | ㄅㄨˋ ㄏㄨㄛˋ ㄓ ㄋ一ㄢˊ |
词性: | 成语 |
不惑之年的意思
词语解释:
四十岁的代称。
网络解释:
不惑之年 (汉语成语)
- 1、看上去他虽然像个小伙子,红光满面,但事实上他已到了不惑之年。
- 2、人到四十,不惑之年回望过去,感慨万千,静坐思过三省吾身,身在池边,自浊自清顶天立地,为人刚正为子贤孝,为父自尊。
- 3、虽然此女子已过不惑之年,但仍风韵犹存。
- 4、看着他由而立走向不惑之年,由当年的斗志昂样到如今为儿子操心而谨慎的样子,我。。。。。。
- 5、那时,家父已过不惑之年,精力已大不如前,加之整日伏案写稿,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 6、一转眼我已到了不惑之年了。
字义分解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huò
- 注音ㄏㄨㄛˋ
- 笔划12
- 繁体惑
- 五笔AKGN
- 五行水
(1)(动)疑惑;迷惑:惶~|迷~|大~不解|智者不~。
(2)(动)使迷惑:~乱|~人耳目|谣言~众。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不惑之年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