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涕
拼音:gǎn tì
注音:ㄍㄢˇ ㄊ一ˋ

感涕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感伤的眼泪。 2.感动得落泪。

引证解释:

⒈ 感伤的眼泪。

唐陈子昂《登蓟州楼送贾兵曹入都》诗:“孤负平生愿,感涕下沾襟。”

⒉ 感动得落泪。

《宋史·苏轼传》:“宣仁后与哲宗亦泣,左右皆感涕。”
清查慎行《送高江村先生南归即次纪恩六章原韵》之五:“此意旁观犹感涕,那教身受不生悲。”

国语词典:

受感动而流泪。

网络解释:

感涕

  • 感涕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指感伤的眼泪。 出自唐 陈子昂 《登蓟州楼送贾兵曹入都》。
  • 字义分解

    • 拼音gǎn
    • 注音ㄍㄢ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DGKN
    • 五行

    1.  觉出:感触。感觉。感性。感知(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官。

    2.  使在意识、情绪上起反应;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感动。感想。反感。好感。情感。敏感。感染。感召。感慨。感喟。感叹。自豪感。感人肺腑。百感交集。

    3.  对人家的好意表示谢意:感谢。感恩。感激。感愧。

    • 拼音
    • 注音ㄊㄧ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UXT
    • 五行

    (1)(名)眼泪。

    (2)(名)鼻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