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庶
拼音: | chén shù |
注音: | ㄔㄣˊ ㄕㄨˋ |
臣庶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臣民。
引证解释:
⒈ 犹臣民。
引《书·大禹谟》:“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
《后汉书·爰延传》:“位临臣庶,威重四海。”
宋曾慥《高斋漫录》:“今人祕色磁器,世言钱氏有国日, 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祕色。”
清侯方域《朋党论上》:“夫主上居深宫之中,与臣庶隔絶,常恐天下之欺己,而密以为防。”
网络解释:
臣庶
字义分解
- 拼音chén
- 注音ㄔㄣˊ
- 笔划6
- 繁体臣
- 五笔AHNH
- 五行金
(1)(名)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君~。
(2)(名)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