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放
拼音:zhū fàng
注音:ㄓㄨ ㄈㄤˋ

诛放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责其罪而放逐之。

引证解释:

⒈ 谓责其罪而放逐之。

《书·多方》“非天庸释有夏” 孔传:“桀纵恶自弃,故诛放。”
《晋书·刘颂传》:“周之封建,使国重於君,公侯之身轻於社稷,故无道之君不免诛放。”
宋田况《儒林公议》卷下:“非不知百官内外各有职分,以諫官御史畏罪而不言,遂恐庶人之议不得上达,故敢不避诛放。”

网络解释:

诛放

  • 诛放,拼音是zhū fàng,汉语词语,释义是责其罪而放逐之。
  • 字义分解

    • 拼音zhū
    • 注音ㄓㄨ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RIY
    • 五行

    (1)(动)〈书〉杀(有罪的人):~戮|伏~|罪不容~。

    (2)(动)〈书〉谴责处罚:口~笔伐|天~地灭。

    • 拼音fàng
    • 注音ㄈㄤ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TY
    • 五行

    (1)(动)解脱约束:释~。

    (2)(动)任意;随便:~任。

    (3)(动)发出:~光。

    (4)(动)扩展:~大。

    (5)(动)搁;置:~在桌子上。

    (6)(动)古指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