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
拼音:nǎo gàn

脑干的意思

词语解释:

脑干位于大脑下方,是大脑和脊髓之间的较小部分,呈不规则的柱状形。
  • 1、结果表明,犬基底动脉完全结扎后,以低位脑干缺血最明显;海风藤对犬脑干缺血性损伤有较的保护作用。
  • 2、他们一直在研究侧脑室的大脑干细胞,他们认为将有一天能够取代受损的内耳毛细胞。
  • 3、目的探讨脑干损伤患者瞬目反射的规律及特点。
  • 4、成年起病的亚历山大病有与早发型亚历山大病不同的临床和神经系放射学的表现,其异常主要集中在脑干脊髓接合处。
  • 5、帕金森病的这些症状可以通过减少脑内乙酰胆碱介导的神经传递而缓解,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脑干细胞毒蕈碱受体的作用。
  • 6、电话那头是丈夫单位的领导,对方告诉李辉,她丈夫陈某在黑龙江佳木斯市中铁一局二公司哈佳高铁地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死亡,医院宣布是脑干出血。

字义分解

  • 拼音nǎo
  • 注音ㄋㄠ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EYBH
  • 五行

(1)(名)(~子)人体中管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的器官;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动物的脑只有管全身感觉、运动的作用:~子|~神经|~颅|~壳|~浆。

(2)(名)脑筋:动动~。

(3)(名)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薄荷~。

  • 拼音gān,gàn
  • 注音ㄍㄢ,ㄍㄢˋ
  • 笔划3
  • 繁体乾、幹
  • 五笔FGGH
  • 五行

gān

1. 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3. 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6. 涯岸,水边:“河之干兮”。

7. 个数:若干。

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豆腐干。

9. 枯竭,尽净:干尽。干杯。

10. 徒然,白白地:干着急。

11.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干亲。

12. 〔干将(jiàng)〕古剑名。

13. 姓。

gàn

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躯干。干线。

2. 做:干事。说干就干。

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干才。干员。干练。

4. 方言,坏、糟:事情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