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阪
拼音:chì bǎn
注音:ㄔˋ ㄅㄢˇ

赤阪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赤坂'。
西域地名。以酷热着称。
地名。在陕西省洋县东龙亭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赤坂”。

⒉ 西域地名。以酷热著称。

《文选·鲍照<苦热行>》:“赤阪横西阻,火山赫南威。”
李善注:“《汉书·西域传》:‘ 杜钦曰:又歷大头痛、小头痛山, 赤土、身热之阪。令人身热无色,头痛呕吐。’”
唐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诗:“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入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⒊ 地名。在陕西省洋县东龙亭山。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魏使司马懿由西城,张郃由子午,曹真由斜谷,欲攻汉中,丞相亮待之於城固、赤阪,大雨道絶, 真等皆还。”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龙亭山,乃入子午谷之口,其山阪赭色,亦名赤阪。”

网络解释:

赤阪

  • 赤阪亦作“ 赤坂 ”。西域地名。以酷热著称。出自《文选·鲍照》。
  • 字义分解

    • 拼音chì
    • 注音ㄔ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OU
    • 五行

    (1)(名)比朱红稍浅的颜色。

    (2)(名)泛指红色:~小豆。

    (3)(名)象征革命:~卫队。

    (4)(形)忠诚:~心(忠诚的心)|~诚(极真诚)。

    (5)(动)光着;露着(身体):~脚|~膊。

    (6)(形)空:~手空拳(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

    • 拼音bǎn
    • 注音ㄅㄢ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BRCY
    • 五行

    1.同“坂”。

    2.高低不平而又瘠薄的地:~田。

    3.见〔大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