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疱
拼音: | shuǐ pào |
注音: | ㄕㄨㄟˇ ㄆㄠˋ |
水疱的意思
词语解释:
因病理变化,浆液在表皮里或表皮下聚积而成的黄豆大小的隆起。
引证解释:
⒈ 因病理变化,浆液在表皮里或表皮下聚积而成的黄豆大小的隆起。
国语词典:
浆液积聚于皮肤表层下,致突起而形成半球状的疱。
词语翻译
德语
网络解释:
水疱
- 1、痱子也称汗疹,是高温潮湿环境下,出汗过多引起的小水疱或丘疱疹。
- 2、水疱一旦破了就必须用绷带包扎起来。
- 3、也有少部分特应性皮炎患者,症状反应比较强烈,全身不舒服,出现瘀点、水疱甚至是大疱,严重者还可能出现皮肤溃疡和糜烂,疱液可能是清色,也可能带血。
- 4、体癣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呈环状或钱币状。
- 5、这种植物的汁液会使皮肤起水疱。
- 6、癣的最大特点是“越抓越多”,有的患者症状较轻,以为只要挤破小水疱,癣就不会扩散开来,哪知这样做反而会加速真菌的传播,而且抓烂后容易合并感染。
字义分解
- 拼音shuǐ
- 注音ㄕㄨㄟˇ
- 笔划4
- 繁体水
- 五笔IIII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
与水疱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