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炖
拼音:wēn dùn
注音:ㄨㄣ ㄉㄨㄣˋ

温炖的意思

词语解释:

[ wēn tūn ] :

1.水、酒等温而不热。

2.不爽利;不干脆。

3.吴语方言词汇,意为液体微暖,同古意。


[ wēn tun ] :

wēn tūn的又音。义同“温炖wēn tūn”。


引证解释:

⒈ 见“温暾”。

网络解释:

温炖

  • 引证解释:亦作“ 温炖 ”。微暖;不冷不热。 唐 王建 《宫词》之四八:“新晴草色绿温暾,山雪初消 滻水 浑。” 唐 白居易 《别毡帐火炉》诗:“婉软蛰鳞苏,温炖冻肌活。” 沙汀 《困兽记》二七:“天空也似乎因为这一群不幸者而变色了,忽然阴云四合,掩蔽了正当中天的温暾的太阳。”
  • 字义分解

    • 拼音wēn
    • 注音ㄨㄣ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IJLG
    • 五行

    (1)(形)温暖;不冷不热。

    (2)(名)温度:气~。

    (3)(动)稍加热:~酒。

    (4)(动)温习:~课。

    (5)(形)性情柔和:~顺。

    (6)(名)瘟。

    (7)姓。

    • 拼音dùn
    • 注音ㄉㄨㄣ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OGBN
    • 五行

    (1)(动)烹调方法;加水用文火久煮使烂熟。

    (2)(动)把东西盛在碗里;再把碗放在水里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