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成
拼音:lǐ chéng
注音:ㄌ一ˇ ㄔㄥˊ

礼成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仪式终结。

引证解释:

⒈ 仪式终结。

《管子·大匡》:“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寧居,来修旧好。礼成而不反,无所归死,请以彭生除之。”
清恽敬《驳朱锡鬯书<杨太真外传>后》:“盖新书(《新唐书》)据下詔之日,旧书(《旧唐书》)据礼成之日耳。”
清吴伟业《南苑应制》诗:“熊馆发云旌,春蒐告礼成。”

国语词典:

仪式完成结束。

如:「礼成之后,大家纷纷向受礼者祝贺。」

网络解释:

礼成

  • 礼成,指仪式终结。
    • 1、所以,召集人参加葬礼成为传统,即使不认识逝者也无所谓。一种吸引人参加的方法是在葬礼上安排艳舞表演。
    • 2、再遇、她坐着八抬大轿半抱琵琶作为礼物以公主之礼成为他的冥王妃,冥王府的女主人。 
    • 3、古罗马时期,新郎在新娘头上,压碎一个大麦面包,婚礼礼成
    • 4、礼成后,首列开往西藏的火车就要开动了。
    • 5、新人在典礼官的主持下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然后宣布礼成
    • 6、今明堂肇建,宜于大庆殿奏请致斋,于文德殿礼成受贺。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PYNN
    • 五行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NNT

    [ chéng ]

    1.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2.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3.变为:长成。变成。

    4.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5.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6.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月。

    7.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8.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9.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