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献
拼音: | cháo xiàn |
注音: | ㄔㄠˊ ㄒ一ㄢˋ |
朝献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祭礼仪节之一。向尸献爵。
唐宋之时称天子亲自祭告太清宫﹑景灵宫或太庙。
诸侯或属国朝觐时贡献方物。
唐宋之时称天子亲自祭告太清宫﹑景灵宫或太庙。
诸侯或属国朝觐时贡献方物。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祭礼仪节之一。向尸献爵。
引《周礼·春官·司尊彝》:“其朝献用两著尊。”
郑玄注:“朝献,谓尸卒食,王酳之。”
⒉ 唐宋之时称天子亲自祭告太清宫、景灵宫或太庙。
引《旧唐书·玄宗纪下》:“己丑,制自今告献太清宫及太庙改为朝献,巡陵为朝拜,告宗庙为奏,天地享祀文改昭告为昭荐,以告者临下之义故也。”
宋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一》:“上亲郊庙,册文皆曰‘恭荐岁事’。先景灵宫,谓之朝献。”
⒊ 诸侯或属国朝觐时贡献方物。
引《汉书·高帝纪下》:“令诸侯王、通侯常以十月朝献。”
《晋书·张华传》:“歷世未附者二十餘国,并遣使朝献。”
国语词典:
一种古代的祭礼。为向受祭的尸主献酒。
网络解释:
朝献
字义分解
- 拼音zhāo,cháo
- 注音ㄓㄠ,ㄔㄠˊ
- 笔划12
- 繁体朝
- 五笔FJEG
- 五行金
zhāo
1.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2. 日,天:今朝。明朝。
cháo1.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
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
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朝代。唐朝。
5.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6. 姓。
与朝献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