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草
拼音:jīn sī cǎo
注音:ㄐ一ㄣ ㄙ ㄘㄠˇ

金丝草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条状披针形﹐花乳白色﹐茎直立﹐丛生。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尿等作用。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金丝草》。

引证解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条状披针形,花乳白色,茎直立,丛生。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尿等作用。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金丝草》。

网络解释:

金丝草 (植物)

  • 金丝草 ,别名落苏、黄毛草、毛毛草、笔仔草、猫仔草、墙头竹,拉丁文名Pogonatherum crinitum (Thunb.) Kunth.,金丝草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纲,被子植物门。
  • 生长在生于河边、墙隙、山坡和潮湿田圩。其生长对水质要求不严,可在硬度较低的淡水中进行栽培。水体的pH最好控制在6.0~7.2间,即呈微酸性至微碱性。金丝草喜欢流动的水体,应该尽量满足它这个要求。其不喜大肥,在管理中应该薄肥勤施,每隔1~2周追肥一次。
  •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QQQ
    • 五行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 拼音
    • 注音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XXGF
    • 五行

    (1)(名)蚕丝。

    (2)(名)像丝的物品。

    (3)(名)万分之一。

    • 拼音cǎo
    • 注音ㄘㄠ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AJJ
    • 五行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