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阙
拼音:dōng què
注音:ㄉㄨㄥ ㄑㄩㄝˋ

东阙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宫殿东门前的望楼。
东边的宫阙。代指朝廷。

引证解释:

⒈ 宫殿东门前的望楼。

《史记·高祖本纪》:“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闕、北闕、前殿、武库、太仓。”
《汉书·宣帝纪》:“﹝五凤﹞三年辛丑,鸞凤又集长乐宫东闕中树上。”

⒉ 东边的宫阙。代指朝廷。

唐李贺《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青袍度白马,草简奏东闕。”
宋杨万里《诏追造朝供尚书郎职舟行阻风青泥》诗:“东闕催人赴赤墀,北风拦我泊青泥。”

网络解释:

东阙

  • 东阙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ōng què,意思是宫殿东门前的望楼。
  • 字义分解

    • 拼音dōng
    • 注音ㄉㄨㄥ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AII
    • 五行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

    (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

    (3)(名)姓。

    • 拼音quē,què
    • 注音ㄑㄩㄝ,ㄑㄩㄝ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UUBW
    • 五行

    quē

    1. 古代用作“缺”字。空缺:尚付阙阙。有怀疑的事情暂时不下断语,留待查考:阙疑。

    2. 过错:阙失。

    3. 姓。

    què

    1. 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宫阙。

    2. 皇帝居处,借指朝廷:阙下。“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 京城,宫殿:“城阙辅三秦”。

    4. 陵墓前两边的石牌坊:墓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