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统
拼音:běn tǒng
注音:ㄅㄣˇ ㄊㄨㄥˇ

本统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以仁义为本的传统。 2.犹正统。

引证解释:

⒈ 谓以仁义为本的传统。

《荀子·议兵》:“秦四世有胜,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故汤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鸣条之时也; 武王之诛紂也,非以甲子之朝而胜之也:皆前行素脩也,此所谓仁义之兵也。”
杨倞注:“本统,谓前行素脩……谓前已行之,素已脩之。”

⒉ 犹正统。

唐柳宗元《岳州圣安寺无姓和尚碑》:“佛道愈远,异端竞起,唯天台大师为得其説。和尚绍承本统,以顺中道,凡受教者不失其宗。”
宋叶适《学校》:“人知由学,而科举之陋稍可洗去;学有本统,而古人文宪庶不坠失。”

网络解释:

本统

  • 谓以仁义为本的传统。(另解:犹正统)
  • 字义分解

    • 拼音běn
    • 注音ㄅㄣ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SGD
    • 五行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 拼音tǒng
    • 注音ㄊㄨㄥ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XYCQ
    • 五行

    (1)(名)事物彼此之间的联系。

    (2)(副)总起来总括全部:~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