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
拼音: | gǔ běi kǒu |
注音: | ㄍㄨˇ ㄅㄟˇ ㄎㄡˇ |
古北口的意思
词语解释:
长城隘口之一。在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为古代军事要地。
引证解释:
⒈ 长城隘口之一。在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为古代军事要地。
引宋欧阳修《重赠刘原父》诗:“古北岭口踏新雪, 马盂山西看落霞。”
明徐渭《代知清丰沉公祀碑》:“会虏入古北口,逼都城。”
清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唐庄宗取幽州,辽太祖取山南,金之破辽兵、败宋取燕京,皆由古北口。”
亦省作“古北”。 明王鏊《震泽长语·国猷》:“居庸、古北、松亭等关,北瞰沙漠,南引江淮。”
字义分解
- 拼音gǔ
- 注音ㄍㄨˇ
- 笔划5
- 繁体古
- 五笔DGHG
- 五行木
(1)(名)古代(跟‘今’相对):太~|厚今薄~。
(2)(形)经历多年的:~画|这座庙~得很。
(3)(名)古体诗:五~|七~。
(4)(Gǔ)姓。
- 拼音běi
- 注音ㄅㄟˇ,ㄅㄟˋ
- 笔划5
- 繁体北
- 五笔UXN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与古北口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