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
拼音:fǎ zhèng
注音:ㄈㄚˇ ㄓㄥˋ

法正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法政;法制。
礼法规矩。
人名。

引证解释:

⒈ 法政;法制。

《荀子·性恶》:“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杨柳桥诂:“法正,犹法政也。”
《荀子·性恶》:“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

⒉ 礼法规矩。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高柴﹞为人篤孝而有法正。”

网络解释:

法正 (东汉末年谋士)

  •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名士法真之孙。
  • 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
  •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哭数日。被追谥为翼侯,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法正善于奇谋,被陈寿称赞为可比曹操帐下的程昱和郭嘉。《全三国文》辑录有其文一篇。
    • 1、然而,这一想法正遭受越来越多的专家的质疑,他们指出,孩子总是呆在家里,和父母在一起,是不健康的。收集整理:英语作文网。
    • 2、要知道我们说的这笔钱高达数百万美元,没有这笔钱,这家公司无法正常开展生意。
    • 3、计算结果与真圆数值的对比表明,所提算法正确可行,能够满足生产中的精度要求。
    • 4、但前晚,玩家未接到任何通知,服务器突然无法正常登录。
    • 5、吸引男人的办法就是让他一直得不到;吸引女人的办法正相反,就是让她一直满足。
    • 6、但是法正还是忍不住来了个酩酊大醉,甚至不能起身理事。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ㄚ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FCY
    • 五行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

    • 拼音zhèng,zhēng
    • 注音ㄓㄥˋ,ㄓㄥ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GHD
    • 五行

    zhèng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zhēng

    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