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谕的词语
谕帖 yù tiē
1.上级给下级的手令﹑告戒的文书﹔长辈对晩辈的手示或训词。坛谕 tán yù
设坛扶乩时乩盘上写下的文字。谕蜀文 yù shǔ wén
汉番阳令唐蒙奉命赴夜郎﹐途中﹐"发军兴制﹐惊惧子弟﹐忧患长老﹐郡又擅为转粟运输"﹐武帝乃使司马相如责唐蒙﹐并草檄"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遂以"谕蜀文"喻指安民告示。谕蜀书 yù shǔ shū
1.见"谕蜀文"。谕示 yù shì
(1) 即谕令,上级对下级的指令 英 instructions from superiors示谕 shì yù
1.告知;晓示。常用于上对下或书札中。申谕 shēn yù
1.反复开导。 2.谕知;晓谕。审谕 shěn yù
指太子的师傅对太子的明白开导。谕劝 yù quàn
1.上级对下属的劝告。劝谕 quàn yù
劝勉晓喻。旁指曲谕 páng zhǐ qǔ yù
从侧面委婉启发晓谕。谕票 yù piào
旧指官府对下属有所分付或勾取的文书。广譬曲谕 guǎng pì qǔ yù
多方晓谕,委婉开导。譬谕 pì yù
(1)比喻,例如 英 metaphor;simile;analogy;figure of speech (2) 劝说 例 也叫阿妈来譬谕他几番。——《警世通言》 英 admonish;adverse硃批谕旨 zhū pī yù zhǐ
清 制,内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用朱笔批示,以示出于亲笔。《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有《世宗宪皇帝硃批諭旨》三百六十卷。亦省作“硃批”、“硃諭”。《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所载臣工奏摺,凡二百二十三人。多者以一人分数册,少者以数人合一册。所奉硃批,一一恭録。”清 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十九》:“乾隆 初,有言东南之土肌理横,故宜水;西北之土肌理直,故不宜水。硃批曰:‘所奏情形是。’於是积数年之疑豁然矣。”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琦公(琦善)递亲供时,随呈黄摺匣一扣,内皆 宣宗 亲笔硃諭。”燕谷老人《续孽海花》第四六回:“不多一会儿,就硃諭下来,叫老爷回籍。”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三幕:“一来有许多话写不明白,二来上一个奏折,要起草稿,要誊正,送进宫来,等候朱批;主上有什么要问的地方,再下诏书,秀成 再上奏折,这样一来,就要半个月。”朱批谕旨 zhū pī yù zhǐ
清制,内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用朱笔批示,以示出于亲笔。《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有《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三百六十卷。亦省作"朱批"﹑"朱谕"。拟谕 nǐ yù
1.亦作"拟谕"。 2.打比方。勉谕 miǎn yù
亦作'勉喻'。晓喻;劝说。谕蒙 yù méng
教导童蒙。唐冯伉有《谕蒙》十四篇。开谕 kāi yù
1.亦作"开喻"。 2.启发解说;劝告。钧谕 jūn yù
对帝王或尊长的指示、命令的敬称。镌谕 juān yù
劝戒训谕。戒谕 jiè yù
告诫训谕。诫谕 jiè yù
1.告诫晓喻。 2.指告诫与晓谕之类的文告。教谕 jiào yù
(1) 教导训戒 例 谨遵教谕 英 discipline (2) 宗教上的命令、指示 英 commission (3) 官名,元、明、清县学的教官,主管文庙祭祀,教诲生员 例 南平教谕。——清·张廷玉《明史》 英 military instru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