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裰
拼音:zhí duō
注音:ㄓˊ ㄉㄨㄛ

直裰的意思

词语解释:

见“直掇 ”。

引证解释:

⒈ 见“直掇”。

国语词典:

本指古代的家居常服。后多指僧、道或士子所穿的衣服。

词语翻译

英语
everyday robe worn at home in ancient times, robe worn by priests, monks and scholars

网络解释:

直裰

  • 直裰是从宋朝开始就有的一种汉服服饰。据宋朝人赵彦卫《云麓漫钞》谓:“古之中衣,即今僧寺行者直裰。”两宋时期的直裰多为僧侣穿着(少数文人也有穿着)。
  • 而到了明朝时期,直裰的款式发生变化,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
    • 1、如今只留得一个箍头的铁界尺,一领皂直裰,一张度牒在此。
    • 2、一头戴乌色东坡巾,身穿青绿直裰的长须男人似嗔含笑地迎面缓步踏来,身后的婢女皆交领窄袖衫襦,个个敛声屏气、颔首低眉。
    • 3、一个穿着鸦青色暗纹番西花的刻丝直裰的男人,有气无力喊了声陈?的名字。 
    • 4、一名二十七八岁,身穿一件石青色直裰,腰间绑着一根天蓝色云纹腰带,青衿束发,剑眉虎目的青年站在堡垒上,神情凝重的盯着结界外正在破坏结界的噬魂妖。
    • 5、我今天去了少林寺,看到了许多穿着直裰的僧人。
    • 6、一边说一边开门,一个头戴垂翅软幞头,身穿灰蓝色直裰的干瘦身材、约莫二十五六岁的男子站在门外,脸上挂着谦卑的笑。

    字义分解

    • 拼音zhí
    • 注音ㄓ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FHF

    (1)(形)成直线的。

    (2)(形)跟地面垂直的:~升|~上。

    (3)(形)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行的文字。

    (4)(动)挺直;使笔直:~起腰来。

    (5)(形)公正的;正义的:正~。

    (6)(形)直爽;直截:~性子。

    (7)(名)汉字的笔画;即“竖”。

    (8)(副)一直:~奔|~达|~捣|~到|~至。

    (9)(副)一个劲儿;不断地:~哭|~笑。(Zhí)姓。

    • 拼音duō
    • 注音ㄉㄨㄛ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PUCC
    • 五行

    (1)(动)缝补(破衣)。

    (2)见〔直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