蔫头耷脑
niān tóu dā nǎo
ㄋ一ㄢ ㄊㄡˊ ㄉㄚ ㄋㄠˇ
常用成语
蔫頭耷腦
NTDN
联合式成语
当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蔫:枯萎;耷:垂。没精打采的样子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满银蔫头耷脑走出门坎后,惊讶地看见是他的小舅子,便把罗着的腰直了一下,脸上倒显出了几分羞愧的颜色。”
语法:
蔫头耷脑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示例:
王朔《我是你爸爸》:“马林生摇头,蔫头耷脑地对老同学说,‘实事求是地说,中等。’”
英语:
hang one's head
日语:
(草木などが)しおれる,(人が)めいる,活発(かっぱつ)でない
反义词:
- 1、很多植物被酷日烤晒得蔫头耷脑时,唯有高粱却倔强地挺着它的腰杆,而且会在秋后捧出一穗红彤彤的颗粒来。
- 2、林卓自己对这事向来不太在乎,童雨则是个无时无刻蔫头耷脑的人,倒是李婧儿按捺不住,素手一扬,放出一小团雷光,狠狠瞪了那群泼皮一眼,威胁之意不言自明。
- 3、走到三轮车那里,宋经理往里面瞅了瞅,指着那个有点儿蔫头耷脑的保安道你,过来,把这衣服搬到里面,这儿光线不。
- 4、蔫头耷脑的李大军回到了洞口,早晨燃起的火堆还有余温。
- 5、许多植物被烈日烤晒得蔫头耷脑时,唯有高粱却倔强地挺着它的腰杆,并且会在秋后捧出一穗红艳艳的颗粒来。
- 6、只得蔫头耷脑的离开了天心堂。
字义分解
- 拼音tóu,tou
- 注音ㄊㄡˊ,ㄊㄡ
- 笔划5
- 繁体頭
- 五笔UDI
- 五行火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与蔫头耷脑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