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fēng lì rì
ㄏㄜˊ ㄈㄥ ㄌ一ˋ ㄖˋ
一般成语
咊風麗日
HFLR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谓天气温暖而晴朗。
出处:
宋·柳永《西平乐》词:“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绿,雅称嬉游去。”
语法:
和风丽日作宾语、定语;用于天气描写。
示例:
那时节和风丽日满东园。元·李爱山《集贤宾·春日伤别》套曲
英语:
a gentle breeze and a bright sun
近义词:
- 1、春季的城外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美丽,绿草如茵,和风丽日,假如你忽略那些四处可见的露天矿场的话。
- 2、五天之后,正是和风丽日,在长安城那繁华的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走来一位白衣少年。
- 3、童年因为有了父母无私的付出,孩子的天空总会有太阳照耀,所有的暴虐雨雪都被小心地遮挡。孩子在爱的阳光下成长,就如一棵棵小树尽情享受着和风丽日、细雨清露这童年的序曲……
- 4、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绿,雅称嬉游去。
- 5、马吕斯心情欢畅,和风丽日给予人的感受正是如此。他仿佛觉得所有他听到的雀鸟唱和的声音,所有他从树叶中望见的片片蓝天全深入到了他的心里。
- 6、西湖之上,一艘小巧的画肪在和风丽日中静静飘荡,它所处的位置已是湖深处,虽然能隐隐望见一座石拱桥,此处的湖面,却人烟颇少,显得很是清静。
字义分解
- 拼音hé,hè,huó,huò,hú
- 注音ㄏㄜˊ,ㄏㄜˋ,ㄏㄨㄛˊ,ㄏㄨㄛˋ,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和
- 五笔TKG
hé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hè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huó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huò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hú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 拼音fēng
- 注音ㄈㄥ,ㄈㄥˇ
- 笔划4
- 繁体風
- 五笔MQI
- 五行水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风传(
)(传闻)。闻风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8. 姓。
- 拼音lì,lí
- 注音ㄌㄧˋ,ㄌㄧˊ
- 笔划7
- 繁体麗
- 五笔GMYY
- 五行火
lì
1. 好看,漂亮:美丽。秀丽。明丽。绚丽。富丽。丽质(女子美好的品貌)。风和日丽。
2. 附着:附丽。
lí1. 〔高丽〕朝鲜历史上的王朝,旧时习惯上沿用指称朝鲜。
2. 古同“罹”,遭遇。
与和风丽日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