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
  • 【拼音】:  

    bì lù lán lǚ

  • 【注音】:  

    ㄅ一ˋ ㄌㄨˋ ㄌㄢˊ ㄌㄩˇ

  •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篳路藍縷

  • 【简拼】:  

    BLLL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正音】:  

    筚;不能读作“bǐ”。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辩形】:  

    蓝;不能写作“篮”。

  • 成语意思

  • 解释: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后用以形容创业的艰苦。

  •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 语法:

    筚路蓝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示例:

    筚路蓝缕,孙公既开其先;发扬光大,我公宜善其后。(蔡东藩、许廑父第九回《民国通俗演义》)

  • 英语:

    endure great hardships in pioneer work

  • 近义词:

    荜路蓝缕风餐露宿寝苫枕块栉风沐雨

  • 反义词:

    轻而易举养尊处优坐享其成

    • 1、筚路蓝缕,薪火绵延,伴随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和现代大学的发展轨迹,已有百年的办学历程。
    • 2、新中国的建设者们筚路蓝缕,开创了我国业的新时代。
    • 3、第一道是苦茶,人生难免有艰辛,筚路蓝缕是事业的根基。
    • 4、王进喜和他的战友们初到北大荒,筚路蓝缕,钻井探油,不愧为大庆油田的开拓者。
    • 5、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先驱者曾筚路蓝缕地开辟荆荒。
    • 6、再宏伟的蓝图,再美的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奋斗。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ㄧ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XXF
    • 五行

    (名)〈书〉用荆条;竹子等编成的篱笆或其他遮拦物:蓬门~户|蓬~生辉。

    • 拼音
    • 注音ㄌㄨ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KHTK
    • 五行

    (1)(名)道路:陆~|水~|大~|同~。

    (2)(名)路程:~很远|八千里~。

    (3)(名)(~儿)途径;门路:生~|活~儿。

    (4)(名)条理:理~|思~|笔~。

    (5)(名)地区;方面:南~货|外~人。

    (6)(名)路线:三~进军|七~公共汽车。

    (7)(名)种类;等次:这一~人|哪一~病。

    (8)(名)(Lù)姓。

    • 拼音lán
    • 注音ㄌㄢ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AJTL
    • 五行

    (1)另见〔苤蓝〕(piě·lɑ)。

    (2)(名)像晴天天空的颜色:蔚~。

    (3)(名)蓼蓝。

    (4)(名)(Lán)姓。

    • 拼音
    • 注音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xovg
    • 五行

    (1)(名)线:千丝万~|不绝如~。

    (2)(副)一条一条;详详细细:~述|条分~析。

    (3)(量)用于细的东西:一~麻|一~头发|一~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