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烧香
  • 【拼音】:  

    kē tóu shāo xiāng

  • 【注音】:  

    ㄎㄜ ㄊㄡˊ ㄕㄠ ㄒ一ㄤ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简拼】:  

    KTSX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年代】:  

    当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1、常有善男信女在仓库外磕头烧香,向“辟支佛”求子。
    • 2、祷告完毕两人同时磕头烧香作揖,连磕了三个。 ()
    • 3、父亲抢救期间,戴忠鸿曾带着弟弟跑到茂名大街上一边走,一边磕头烧香,以为通过这种方式就能让父亲转。
    • 4、在侯昌凤的记忆里,儿子小时候淘气,常挨丈夫的打,她便拼命护着;儿子受伤,她更是磕头烧香求神灵庇护。
    • 5、前十几年的付出,“这太残酷了,放谁身上也都会有压力,所以家长和孩子都会想尽一切办法,避免意外情况在自己身上发生,其中就包括到庙里磕头烧香
    • 6、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佛教修行追求心灵慰藉对于普通人来说,难免有些可望而不可即,修行这种形式,也只是打坐念经、磕头烧香,流于表面。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ㄎㄜ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DFCL
    • 五行

    (1)(动)碰在硬东西上:碗边儿~掉一块|脸上~破了块皮。

    (2)(动)磕打:~烟袋锅子。

    • 拼音tóu,tou
    • 注音ㄊㄡˊ,ㄊㄡ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DI
    • 五行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 拼音shāo
    • 注音ㄕㄠ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OATQ
    • 五行

    (1)(动)使东西着火

    (2)(动)加热或接触某些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等使物体起变化:~水|~砖。

    (3)(名)烹调方法;先用油炸;再加汤汁炒或炖;或先煮熟再用油炸:~茄子。

    (4)(名)烹调方法;就是烤:叉~|~鸡。

    (5)(动)发烧:他现在~得厉害。

    (6)(名)比正常体温高的体温:~退了。

    (7)(名)过多的肥料使植物体枯萎或死亡。

    • 拼音xiāng
    • 注音ㄒㄧㄤ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TJF
    • 五行

    (1)(名)谷物的芳香。

    (2)(形)气味好闻:~草|~料。

    (3)(形)食物味道好:饭做得很~。

    (4)(形)吃东西胃口好:饭吃得~。

    (5)(形)睡得塌实:睡得正~呢。

    (6)(形)受欢迎;被看重:吃~|这种化肥在农村很吃~。

    (7)(名)香料:檀~|沉~。

    (8)(名)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燃烧时发出好闻的香味;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有的加上药物;可以熏蚊子:烧~|蚊~|一炷~。

    (9)(动)〈方〉亲吻:~面孔。

    (10)(xiā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