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ěng cháo rè fěng
ㄌㄥˇ ㄔㄠˊ ㄖㄜˋ ㄈㄥˇ
常用成语
冷謿熱諷
LCRF
联合式成语
嘲;不能读作“zhāo”。
近代成语
贬义成语
冷嘲热讽和“冷言冷语”;都可以表示含有讽刺意味的话;但冷嘲热讽含有辛辣的嘲笑的意思;讽刺的刻薄度更强;是中性成语;“冷言冷语”是贬义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冷嘲:冷言冷语;尖刁刻薄的风凉话;热讽:辛辣难忍的讽刺语。用尖锐、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
出处:
清 袁枚《随园三十二种 牍外余言》:“人人知之,皆有不平之意。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讽。”
语法:
冷嘲热讽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例:
见了老徐,说了几句冷嘲热讽的话儿。(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一六回)
英语:
rant and rave
俄语:
издевáться<насмехáться>
日语:
皮肉(ひにく)を言ったりあてこすったりする
其他:
<德>bittere Ironie und ǎtzender Spott<法>ironie cinglante et satire mordante
近义词:
反义词:
- 1、众人的冷嘲热讽使他如芒刺在背,坐立不安。
- 2、鲁迅先生的杂文对当时的社会冷嘲热讽,真正做到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3、对成绩落后的同学要积极鼓励,不要冷嘲热讽。
- 4、他对同志做事不是热情支持,而是冷嘲热讽。
- 5、这篇文章针对时事冷嘲热讽,笔锋十分犀利。
- 6、她对他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
字义分解
- 拼音lěng
- 注音ㄌㄥˇ
- 笔划7
- 繁体冷
- 五笔UWYC
(1)(形)温度低;感觉温度低
(2)(动)〈方〉使冷(多指食物)
(3)(形)不热情;不温和
(4)(形)寂静;不热闹
(5)(形)生僻;少见的
(6)(形)不受欢迎的;没人过问的
(7)(形)乘人不备的;暗中的;突然的
(8)(Lěnɡ)姓。
- 拼音cháo,zhāo
- 注音ㄔㄠˊ,ㄓㄠ
- 笔划15
- 繁体嘲
- 五笔KFJE
- 五行火
cháo
1. 讥笑,拿人取笑:嘲笑。嘲弄。嘲骂。嘲诮。嘲谑。冷嘲热讽。
zhāo1. 〔嘲哳(zhā)〕同“啁哳”。
- 拼音rè
- 注音ㄖㄜˋ
- 笔划10
- 繁体熱
- 五笔RVYO
- 五行火
(1)(形)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放出的一种能。
(2)(形)温度高;感觉温度高:~水|趁~打铁|三伏天很~。
(3)(动)使热;加热(多指食物):把饭菜~一下。
(4)(形)生病引起的高体温:发~|退~。
(5)(形)情意深厚:~心肠儿。
(6)(形)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眼~|~中。
(7)(形)很受人欢迎的:~货。
(8)(形)放射性强:~原子。
与冷嘲热讽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