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锥之地
  • 【拼音】:  

    lì zhuī zhī dì

  • 【注音】:  

    ㄌ一ˋ ㄓㄨㄟ ㄓ ㄉ一ˋ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立錐之地

  • 【简拼】:  

    LZZD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正音】:  

    锥;不能读作“chuī”。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辩形】:  

    见“立足之地”(611页)。

  • 成语意思

  • 解释:

    立锥:插锥子。指插锥子的地方。比喻能容身的极小的地方。也作“置锥之地。”

  •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

  • 语法:

    立锥之地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 示例:

    天地如此之大,难道竟连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的立锥之地都没有?(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

  • 英语:

    a tiny bit of land

  • 日语:

    立錐(すっすい)の余地(よち),猫(ねこ)の額(ひたい)ぐらいの土地

  • 近义词:

    立足之地弹丸之地方寸之地不名一文家徒四壁

  • 反义词:

    广阔天地广土众民富可敌国无边无际

    • 1、人挤得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你去看什么?
    • 2、在创世纪演唱组的音乐会上,肯定仅有立锥之地
    • 3、这车太挤了,都没有立锥之地了!
    • 4、看我这屋子太小了,来了几个人就无立锥之地了,你别见笑。
    • 5、叫他自作自受,到头来连立锥之地也没有了。
    • 6、操场上人山人海,大家挤得几乎没有立锥之地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UUU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

    • 拼音zhuī
    • 注音ㄓㄨㄟ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QWYG
    • 五行

    (1)(名)(~子)钻孔的工具。

    (2)(名)像锥子的东西:圆~体。

    (3)(动)用锥子形的工具钻:~探。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dì,de
    • 注音ㄉㄧˋ,˙ㄉㄜ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BN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