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í zhī yǐ héng
ㄔˊ ㄓ 一ˇ ㄏㄥˊ
常用成语
持之以恆
CZYH
偏正式成语
以;不能读作“jǐ”。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持之以恒和“锲而不舍”;都含有“有恒心;坚持到底”的意思。但持之以恒偏重于有恒心;是直陈性的;“锲而不舍”偏重于不放弃、不半途而废;是比喻性的。
成语意思
解释: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出处:
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语法:
持之以恒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表示长久不变。
示例:
学习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就能取得好成绩。
英语:
in a persistent way
俄语:
неизмéнно придéрживаться
日语:
絶(た)えることなく 堅持(けんじ)する
其他:
<德>beharrlich<法>avec constance,persistance
近义词:
反义词:
- 1、学习要求持之以恒,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将一事无成。
- 2、只要我们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做什么事情都可以成功。
- 3、我班同学持之以恒地紧跟晚报校园童话版造句,所以陆续发表了不少造句。
- 4、这要持之以恒,不能松懈,就像积土成山那样,否则不会收到效果。
- 5、学习必须持之以恒,如果一暴十寒,那就永远也不可能取得什么成就。
- 6、男勤耕,女勤织各务其正,休荒嬉莫堕落持之以恒。
字义分解
- 拼音chí
- 注音ㄔˊ
- 笔划9
- 繁体持
- 五笔RFFY
- 五行金
(1)(动)拿着;握着:~枪。
(2)(动)支持;保持:坚~|~久|~之以恒。
(3)(动)主管;料理:~家|主~。
(4)(动)对抗:相~不下。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yǐ
- 注音ㄧˇ
- 笔划4
- 繁体以
- 五笔NYWY
- 五行土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与持之以恒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