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ò zhú zhī shì
ㄆㄛˋ ㄓㄨˊ ㄓ ㄕˋ
常用成语
破竹之勢
PZZS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出处:
《北史 周纪下 武帝》:“严军以待,击之必克。然后乘破竹之势,鼓行而东,足以穷其窟穴。”
语法:
破竹之势偏正式;作宾语;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示例:
我军以破竹之势进逼武昌,今闻已进展到离武昌城仅中国里百五十里之地。(郭沫若《革命春秋 北伐途次》)
英语:
with irresistible force
日语:
破竹の勢い
近义词:
- 1、在运动会上短跑运动员以势如破竹之势冲过了终点。
- 2、我们要知道凿齿的实力和本质,要了解他的天时,地理和人脉,我们要就虚取利,形成破竹之势,要不动与动相结合,使他无路可逃。
- 3、木人又是一掌,势如奔雷,这破竹之势,万分蹊跷。
- 4、直到那天来临,叛军忽然发难,以破竹之势攻破王宫大门,将一切化为火海,他立刻判断出大势已去,而就在那一刻,他做了魔鬼的决定。
- 5、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教育也以破竹之势席卷了教育界。
- 6、于是熊罴角逐,貔虎争先,因其倒戈之心,乘我破竹之势,曾未旋踵,瓦解冰销,坑卒则长平未多,积甲则熊耳为小。
字义分解
- 拼音pò
- 注音ㄆㄛˋ
- 笔划10
- 繁体破
- 五笔DHCY
- 五行土
(1)(形)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而变得不完整:~烂|手~了|书~了。
(2)(动)使损坏:~釜沉舟。
(3)(动)使分裂;劈开:势如~竹|~开西瓜。
(4)(动)整的换成零的:~零钱。
(5)(动)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格|~例|不~不立。
(6)(动)打败(敌人);打下(据点):大~敌军|城~了。
(7)(动)花费:~钞|~费。
(8)(动)〈口〉不顾惜:~工夫。
(9)(动)使真相露出;揭穿: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
- 拼音zhú
- 注音ㄓㄨˊ
- 笔划6
- 繁体竹
- 五笔TTGH
- 五行木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破竹之势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