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ǔ fǎ yú shàng,jìn dé hū zhōng
ㄑㄨˇ ㄈㄚˇ ㄩˊ ㄕㄤˋ,ㄐ一ㄣˋ ㄉㄜˊ ㄏㄨ ㄓㄨㄥ
生僻成语
QFYSJDHZ
复句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法:标准,规范。取上等的为标准,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出处:
唐·唐太宗《帝范》第四卷:“取法于上,仅得乎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语法:
取法于上,仅得乎中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示例:
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语曰:取法于上,仅得乎中,择其中而取法之,是岂智者所为耶?”
英语:
Even if you take the best as your model, you may only achieve the average.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fǎ
- 注音ㄈㄚˇ
- 笔划8
- 繁体法
- 五笔IFCY
- 五行水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
- 拼音yú
- 注音ㄩˊ
- 笔划3
- 繁体于
- 五笔GFK
1. 介词
a.在,如“生于北京”
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
c.对,如“勤于学习”
d.向,如“出于自愿”
e.给,如“问道于盲”
f.自,从,如“取之于民”
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
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2. 后缀
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
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3. 姓。
- 拼音shàng,shǎng
- 注音ㄕㄤˋ,ㄕㄤˇ
- 笔划3
- 繁体上
- 五笔HHGG
- 五行金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shǎng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 拼音jǐn,jìn
- 注音ㄐㄧㄣˇ,ㄐㄧㄣˋ
- 笔划4
- 繁体僅
- 五笔WCY
- 五行木
jǐn
1. 不过,才:不仅如此。绝无仅有。仅只(仅仅)。
jìn1. 将近,几乎:士卒仅万人。
- 拼音dé,děi,de
- 注音ㄉㄜˊ,ㄉㄟˇ,˙ㄉㄜ
- 笔划11
- 繁体得
- 五笔TJGF
- 五行金
dé
1.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2. 适合: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3.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4.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děi1. 必须,须要:可得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de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 拼音hū
- 注音ㄏㄨ
- 笔划5
- 繁体乎
- 五笔TUHK
- 五行水
(1)(助词)〈书〉表示疑问;跟“吗”相同:王侯将相宁有种~?
(2)(助词)〈书〉表示选择的疑问;跟“呢”相同:然~?否~?
(3)(助词)〈书〉表示揣度;跟“吧”相同:成败兴亡之机;其在斯~?
(4)(助词)动词后缀;作用跟“于”相同:在~|无须~|出~意料|合~规律|超~寻常。
(5)(助词)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迥~不同|确~重要。
(6)(叹)〈书〉跟“啊”相同:天~!
与取法于上,仅得乎中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