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ōng yǒu chéng zhú
ㄒㄩㄥ 一ㄡˇ ㄔㄥˊ ㄓㄨˊ
常用成语
胷有成竹
XYCZ
主谓式成语
古代成语
褒义成语
胸有成竹和“心中有数”;都有“心中已有打算”的意思。但胸有成竹偏重于事前对问题已有全面的考虑和解决办法;或因心中有了主意而办事神态镇定;沉着;“心中有数”偏重于对客观情况已有所了解。
成语意思
解释: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出处: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语法:
胸有成竹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例:
毛委员胸有成竹,决定马上向南去追赶部队。陈伯钧《毛主席率领我们上井岗山》
英语:
have the right answer for
俄语:
иметь готовое решение в голове<в душе созрело решение>
日语:
胸(むね)に成算(せいさん)がある
其他:
<德>für etwas schon ein Konzept haben<法>avoir un plan bien arrêté
近义词:
反义词:
- 1、他学习很刻苦,所以每次考试前都显得胸有成竹。
- 2、我对期末考试已经复习完毕,非常胸有成竹,万无一失。
- 3、事前充分准备,事发才能胸有成竹,不会慌乱。
- 4、我对自己期望的未来胸有成竹。
- 5、对于这次考试,他早就胸有成竹了。
- 6、今天是期末大考,我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
字义分解
- 拼音xiōng
- 注音ㄒㄩㄥ
- 笔划10
- 繁体胸
- 五笔EQQB
- 五行金
(1)(名)躯干的一部分;胸膛:~部|~骨|~口|~膜|~脯|~鳍|~腔|~墙|~膛|~围|~章。
(2)(名)指心里(跟思想、见识、气量等有关):心~|成竹在~。
- 拼音yǒu,yòu
- 注音ㄧㄡˇ,ㄧㄡˋ
- 笔划6
- 繁体有
- 五笔DEF
- 五行土
yǒ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yòu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6
- 繁体成
- 五笔DNNT
1.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2.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3.变为:长成。变成。
4.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5.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6.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月。
7.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8.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9.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10.姓。
与胸有成竹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