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之族
zān yīng zhī zú
ㄗㄢ 一ㄥ ㄓ ㄗㄨˊ
生僻成语
ZYZZ
偏正式成语
当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 1、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
- 2、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
- 3、玉手一挥,将西门庆晃落了十万八千里,西门庆跟斗一翻,便落在了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 4、马园巷是常州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群之一,这里幽静整洁,多石库门第,多诗礼簪缨之族和钟鸣鼎食之家。
- 5、在这个素有“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美誉的国度里,住养着一群黄皮肤黑眼睛的龙的传人。
- 6、相州韩家是世代簪缨之族,韩琦子孙三代为宦,家资巨富,难以数计。
字义分解
- 拼音zān
- 注音ㄗㄢ
- 笔划18
- 繁体簪
- 五笔TAQJ
- 五行木
(1)(名)(~子、~儿)别住发髻的条状物;用金属、玉石等制成:~子|扁~。
(2)(动)插在头发上:~花。
- 拼音yīng
- 注音ㄧㄥ
- 笔划14
- 繁体纓
- 五笔XMMV
- 五行土
(1)(名)古代帽子上系在颔下的带子;也泛指带子:~帽|长~。
(2)(名)(~儿)缨子
(3)(名):红~枪。
(4)(名)(~儿)缨子。
(5)(名)缨子:芥菜~儿。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簪缨之族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