攧唇簸嘴
  • 【拼音】:  

    diān chún bǒ zuǐ

  • 【注音】:  

    ㄉ一ㄢ ㄔㄨㄣˊ ㄅㄛˇ ㄗㄨㄟˇ

  •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攧脣簸嘴

  • 【简拼】:  

    DCBZ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攧:同“颠”。摇唇动嘴。说长道短,背后非议

  •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自己不肯施仁仗义,及见他人做了好事,反又攧唇簸嘴。”

  • 语法:

    攧唇簸嘴作谓语;指说长道短。

  • 近义词:

    说长道短

  • 字义分解

    • 拼音diān
    • 注音ㄉㄧㄢ
    • 笔划22
    • 繁体
    • 五笔RFHM

    1.跌:~下水中。

    2.摔:~碎了玉盘。

    3.顿脚:“玉笋频搓,绣鞋重~。”

    • 拼音chún
    • 注音ㄔㄨㄣ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DFEK
    • 五行

    (名)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部分:嘴~。

    • 拼音bò,bǒ
    • 注音ㄅㄛˋ,ㄅㄛˇ
    • 笔划19
    • 繁体
    • 五笔TADC
    • 五行

    1. 〔簸箕〕①扬糠除秽、清理垃圾的器具,用竹篾、柳条或铁皮制成,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②簸箕形的指纹(“箕”均读轻声)。

    1. 用簸箕颠动米粮,扬去糠秕和灰尘:簸谷。

    2. 颠动摇晃:颠簸。簸荡。簸动。簸弄。

    • 拼音zuǐ
    • 注音ㄗㄨㄟˇ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KHXE
    • 五行

    (1)(名)口的通称

    (2)(名)(~儿)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奶~儿|壶~儿|烟~儿。

    (3)(动)说话: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