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
pū shuò mí lí
ㄆㄨ ㄕㄨㄛˋ ㄇ一ˊ ㄌ一ˊ
常用成语
撲朔迷離
PSML
联合式成语
朔;不能读作“shù”。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扑朔迷离和“眼花缭乱”;都有“不容易看清楚”的意思。但扑朔迷离偏重指客观事情错综复杂;“眼花缭乱”偏重指主观感受十分复杂;一时分辨不清。
成语意思
解释:
扑朔:兔脚搔爬;迷离:兔眼半闭。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出处:
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横吹曲辞五 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语法:
扑朔迷离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情杂乱。
示例:
敌军却始终扑朔迷离,不知我军主力所在。(杨至城《巧使敌人就范》)
英语:
complicated and confusing
俄语:
не разбираться
其他:
<德>verwickelt
近义词:
反义词:
- 1、这件案子扑朔迷离,让警方无从下手。
- 2、这些传闻尽管扑朔迷离,却唤起了我的希望。
- 3、生活,也一如扑朔迷离的情节,有醒也有醉。
- 4、这件刑事案有三个人自认是作案凶手,搞得案情扑朔迷离,给侦破增加了难度。
- 5、这本侦探小说,案情离奇曲折,扑朔迷离,但读者兴味无穷。劳淑盈。
- 6、这件案情真是扑朔迷离,让我们都不知道是谁干的。
字义分解
- 拼音pū
- 注音ㄆㄨ
- 笔划5
- 繁体撲
- 五笔RHY
- 五行水
(1)(动)用力向前冲;使全身突然伏在物体上:~进怀|香气~鼻。
(2)(动)把全部心力用到(工作、事业等上面):一心~在工作上。
(3)(动)拍打:~粉|鸟儿~着翅膀。
(4)(动)扑打;进攻:~灭|~蝇|直~敌军巢穴。
- 拼音mí
- 注音ㄇㄧˊ
- 笔划9
- 繁体迷
- 五笔OPI
- 五行水
(1)(动)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
(2)(动)因对某人或某事物发生特殊爱好而沉醉:~恋。
(3)(名)沉醉于某一事物的人:球~。
(4)(动)使看不清;使迷惑;使陶醉:~航|~误|~宫。
与扑朔迷离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