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通
wú suǒ bù tōng
ㄨˊ ㄙㄨㄛˇ ㄅㄨˋ ㄊㄨㄥ
常用成语
無所不通
WSBT
动宾式成语
通;不能读作“tònɡ”;不;不能读作“bú”。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 1、邻家老爷爷在社会上混了几十年,阴阳历法,无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
- 2、这个学生会主席知识渊博,无所不通因此深受同学们拥护。
- 3、她从小就聪明伶俐,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 4、他自幼博览群书,兵法武艺,无所不通。
- 5、据说他是老子的弟子,博学多才,无所不通,尤长计算。
- 6、别看这孙如林白日里遇到强盗吓得跟什么似的,其实他平日里却是一个风流的富家公子,整日里三瓦两舍流连忘返,吹拉弹唱无所不通。
字义分解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無
- 五笔FQV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mó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 拼音suǒ
- 注音ㄙㄨㄛˇ
- 笔划8
- 繁体所
- 五笔RNRH
- 五行金
1. 处,地方: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
3. 量词,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所敬。
6. 姓。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与无所不通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