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憎命
wén zhāng zēng mìng
ㄨㄣˊ ㄓㄤ ㄗㄥˋ ㄇ一ㄥˋ
生僻成语
WZZM
主谓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憎:厌恶。文章厌恶命运好的人。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
出处:
唐 杜甫《天末怀李白》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语法:
文章憎命主谓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例: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4回:“不怪自己错了韵,反骂主司去取不公,叹自己文章憎命。”
英语:
Literary talents are generally ill-starred in their lives.
- 1、文章憎命达,的文章总由失败者写成。
- 2、但“文章憎命达”,两次科举失利,虽有治世之志,已注定了其边缘性的人生轨迹。
- 3、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 4、从来文章憎命达,何必悒悒己身。
- 5、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自古以来,贤人失志,贫士失职就是说不清,诉不完的话题。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杜甫,诗穷而后。安意如
- 6、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杜甫
字义分解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文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 拼音zhāng
- 注音ㄓㄤ
- 笔划11
- 繁体章
- 五笔UJJ
- 五行火
(1)(名)音乐的一曲;歌曲诗文的段落。
(2)(名)条目。
(3)(名)条理。
(4)(名)章程。
(5)(名)奏章。
(6)(名)(Zhānɡ)姓。
(7)(名)图章:印~|盖~。
(8)(名)佩带在身上的标志:领~|臂~|胸~|袖~。
与文章憎命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