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n shōu bìng xù
ㄐ一ㄢ ㄕㄡ ㄅ一ㄥˋ ㄒㄨˋ
常用成语
兼収並蓄
JSBX
联合式成语
兼;不能读作“qiān”。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兼收并蓄和“兼而有之”;都含有“同时具有”的意思。但兼收并蓄为“收、蓄”;“兼而有之”为“有”。
成语意思
解释:
兼收:多方面吸收;并蓄:一并保存。多方面吸收并保留下来。指吸收、招拢多方面的人才或事物。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语法:
兼收并蓄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指把不同性质东西收存起。
示例:
对古代文化遗产,要批判地继承,不能兼收并蓄。
英语:
absorb anything and everything
俄语:
принимáть всё без разбора
日语:
何もかも受け蕑(い)れること
其他:
<法>tout inclure dans le champ de ses études
近义词:
- 1、对古代和外国的文化,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能不加区别的兼收并蓄。
- 2、对于西方文化,我们要剔除糟粕,吸收精华,决不能毫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 3、对古代文化遗产,要批判继承,不能兼收并蓄。
- 4、我们学习上要敢于兼收并蓄采纳众长。
- 5、这富翁有一个怪脾气,不论古玩是真是假,他都兼收并蓄。
- 6、折衷的不拘一格的;兼收并蓄的这首歌表现出兼收并蓄的不同影响力。
字义分解
- 拼音jiān
- 注音ㄐㄧㄢ
- 笔划10
- 繁体兼
- 五笔UVOU
- 五行木
(1)(形)两倍的:~程|~旬(二十天)。
(2)(动)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而有之|~收并蓄|品学~优|~听则明;偏信则暗。
- 拼音shōu
- 注音ㄕㄡ
- 笔划6
- 繁体收
- 五笔NHTY
- 五行水
(1)(动)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拾|~集。
(2)(名)取自己有权取的东西或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回|~复。
(3)(动)获得(经济利益):~入|~益。
(4)(动)收获;收割:~成|秋~。
(5)(动)接;接受;容纳
(6)(动)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我的心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简直~不住了。
(7)(动)逮捕;拘禁:~监。
(8)(动)结束;停止(工作):~工|~场。
- 拼音bìng,bīng
- 注音ㄅㄧㄥˋ,ㄅㄧㄥ
- 笔划6
- 繁体并
- 五笔UAJ
- 五行水
bìng
1. 合在一起:并拢。合并。兼并。
2. 一齐,平排着:并驾齐驱。并重(zhòng )。并行(xíng )。
3. 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并且。
4. 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并不容易。
bīng1.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
与兼收并蓄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