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ǒu wǔ zú dǎo
ㄕㄡˇ ㄨˇ ㄗㄨˊ ㄉㄠˇ
常用成语
SWZD
联合式成语
足;不能读作“zhú”。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手舞足蹈和“兴高采烈”;都有“非常高兴”的意思。但手舞足蹈偏重于动作状态;“兴高采烈”偏重于形容心情。
成语意思
解释:
蹈:跳动。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语法:
手舞足蹈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示例:
(1)每当他找到一道难题的突破口时,就禁不住地手舞足蹈起来。(2)小明拿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时,高兴得手舞足蹈。
英语:
jump about joyfully
俄语:
плясáть от рáдости
日语:
てんてこまいする
其他:
<德>vor Freude auβer sich sein<法>danser de joie
近义词:
反义词:
- 1、每当他找到一道难题的突破口时,就禁不住地手舞足蹈起来。
- 2、他抱着妈妈为他买的大熊猫玩,兴奋得手舞足蹈。
- 3、他得到高考榜上有名的消息,欢喜得手舞足蹈。
- 4、小明拿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时,高兴得手舞足蹈。
- 5、就在灰太狼高兴得手舞足蹈的时候,突然他发现喜羊羊不见了。
- 6、当小华接受了小强的求婚时,小强不由得心花怒放,手舞足蹈!
字义分解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4
- 繁体手
- 五笔RTGH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 拼音wǔ
- 注音ㄨˇ
- 笔划14
- 繁体舞
- 五笔RLGH
- 五行水
1.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舞蹈。舞技。舞姿。舞会。舞剑。舞女。舞曲。舞台。
2. 耍弄:舞弊。舞文弄墨。
- 拼音zú
- 注音ㄗㄨˊ
- 笔划7
- 繁体足
- 五笔KHU
(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
(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
(3)(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
(4)(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
(5)(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
与手舞足蹈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