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àn zhāng qǔ yì
ㄉㄨㄢˋ ㄓㄤ ㄑㄨˇ 一ˋ
常用成语
斷章取義
DZQY
连动式成语
古代成语
贬义成语
义;不能写作“意”。
成语意思
解释:
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语法:
断章取义连动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例:
宋人攻击王介甫,说他将明妃写成一个不忠君不爱国的人,其实是断章取义,故入人罪。(朱自清《清华的一日》)
英语:
quote a remark out of its context
俄语:
манилулировать цитáтами
日语:
文章の中から自分に都合(つごう)のよいところだけを抜き取る
其他:
<德>aus dem Kontext reiβen<法>interpréter le texte d'après des citations tronquées
近义词:
反义词:
- 1、这篇文章总体上是的,你不要断章取义故意挑毛病。
- 2、不能断章取义,不知道什么环境说的。
- 3、陈伯达曾用断章取义的伎俩来改变马列主义原意,真是个偷鸡戏狗的大骗子。
- 4、他的引语根本站不住脚,因为他没有搞懂所引文章的基本主张,只不过断章取义地加以引用罢了。
- 5、断章取义,无限上纲,是一种恶劣的文风!
- 6、我们应做到不要断章取义。
字义分解
- 拼音duàn
- 注音ㄉㄨㄢˋ
- 笔划11
- 繁体斷
- 五笔ONRH
- 五行火
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割~。绳子~了。
2.断绝;隔绝:~水。~电。~奶。~了关系。音讯~了。
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过。
4.拦截:把对方的球~了下来。
5.戒除(烟酒):~烟。~酒。
6.姓。
7.判断;决定:~语。诊~。独~专行。这个案子~得公道。
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能信。
- 拼音zhāng
- 注音ㄓㄤ
- 笔划11
- 繁体章
- 五笔UJJ
- 五行火
(1)(名)音乐的一曲;歌曲诗文的段落。
(2)(名)条目。
(3)(名)条理。
(4)(名)章程。
(5)(名)奏章。
(6)(名)(Zhānɡ)姓。
(7)(名)图章:印~|盖~。
(8)(名)佩带在身上的标志:领~|臂~|胸~|袖~。
与断章取义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