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 qíng bù bào
ㄓ ㄑ一ㄥˊ ㄅㄨˋ ㄅㄠˋ
常用成语
知情不報
ZQBB
偏正式成语
当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知道情况而不报告,特指没有犯罪的人主动地或被动地对当局隐匿别人的叛逆罪或重罪的行为
出处:
古华《芙蓉镇》第三章:“知情不报者,与坏人同罪。”
语法:
知情不报作主语、谓语、定语;指瞒而不报。
示例:
刘心武《钟鼓楼》第二章:“有人要挖澹台智珠的墙脚,您说我们能知情不报吗?”
英语:
misprision
近义词:
- 1、如果有个人犯了罪,他的邻居也就犯了罪,这种罪有点像英国法律所说的“知情不报罪”,因为他们知道犯罪企图,却不去报告。
- 2、对知情不报、讨卖乖的,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 3、其身已伏诛,但其家族长期知情不报,为明正典刑,今日一体处罚。
- 4、有许多传闻是说,过去有些当地的中介商很清楚这些事,但是因为他们拿了厂的回扣,所以知情不报。
- 5、你以为我会知情不报只为了和你聊天?
- 6、按规定,婚检结果要告知男女双方,可避免“知情不报”情况发生。
字义分解
- 拼音zhī,zhì
- 注音ㄓ,ㄓˋ
- 笔划8
- 繁体知
- 五笔TDKG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zhì1. 古同“智”,智慧。
- 拼音qíng
- 注音ㄑㄧㄥˊ
- 笔划11
- 繁体情
- 五笔NGEG
- 五行金
(1)(名)感情:热~|无~|温~。
(2)(名)情面:人~|讲~|托~|求~。
(3)(名)爱情:~书|~话|谈~。
(4)(名)情欲;性欲:春~|发~期。
(5)(名)情形;情况:病~|军~|实~|灾~。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与知情不报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