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试不第
成语意思
解释:
多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考取。
- 1、就这一点儿,却让王翰屡试不第。
- 2、此人也算时运不济,虽然出身世家,却屡试不第,直到三十五岁才中了举人,靠家里拿钱捐了个福建的地方县令。
- 3、李爽就是崖州本地人,自小喜欢舞枪弄棒,也读过几年书,但屡试不第,而且其人性格豪爽,有难必帮,在当地也颇有些威望。
- 4、天清吓得脸色惨白,他本是一介书生,屡试不第才看破红尘出家当了道士,何时见过别人暴毙于自己身前,不禁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 5、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
- 6、清末年间,的曾祖父许弹出生于杭州一户殷实的百姓家,勤奋读书却屡试不第。
字义分解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与屡试不第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