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声叹气
  • 【拼音】:  

    hāi shēng tàn qì

  • 【注音】:  

    ㄏㄞ ㄕㄥ ㄊㄢˋ ㄑ一ˋ

  •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咳聲嘆氣

  • 【简拼】:  

    HSTQ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因忧伤、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 出处:

    《负曝闲谈》第六回:“江裴度无法,只得咳声叹气的出得行门,偏偏包车夫又不知去向,把他恨得跺脚。”

  • 语法:

    咳声叹气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不如意而叹息。

  • 示例:

    (她)决不垂头丧气,决不咳声叹气。朱自清《房东太太》

  • 英语:

    sigh in despair

  • 其他:

    <法>pousser des soupirs

  • 近义词:

    唉声叹气

  • 反义词:

    喜气洋洋

    • 1、老哥俩见了面就咳声叹气地流泪。
    • 2、这回轮到他蹲到墙角,双手抱头,咳声叹气
    • 3、方雄哪受得了这些,他咳声叹气,一百个不服,各种不服。
    • 4、可大长老依然咳声叹气道唉!话虽如此,但爱信将军的心意,估计没人能说的准。 ()
    • 5、有的搓手,有的在原地跺脚,有的嘴里不停的咳声叹气,有的交头接耳。
    • 6、这是他第几次咳声叹气了?阿齐斯阁下,前面就是莫顿山隘了。

    字义分解

    • 拼音ké,hāi
    • 注音ㄎㄜˊ,ㄏㄞ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KYNW
    • 五行

    1. 〔咳嗽〕呼吸器官受刺激而引起一种反射作用。把吸入的气急急呼出,同时发声,能清除呼吸道中的异物或痰,亦是某些病的症状。

    hāi

    1. 叹息:咳声叹气。

    2. 叹词,表示惋惜或后悔:又表示招呼人,提醒人注意:咳!我昨天没去医院。

    • 拼音shēng
    • 注音ㄕㄥ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NR
    • 五行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

    • 拼音tàn
    • 注音ㄊㄢ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KCY
    • 五行

    (1)(动)叹息。

    (2)(动)吟哦:咏~。

    (3)(动)发出赞美的声音:赞~。

    • 拼音
    • 注音ㄑㄧ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NB

    (1)(名)气体:毒~|煤~|沼~。

    (2)(名)特指空气:~压。

    (3)(名)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天~|~候|~象|秋高~爽。

    (4)(名)气息:没~了|上不来~。

    (5)(名)味:香~|臭~。

    (6)(名)人的精神状态:勇~|朝~。

    (7)(名)人的作风习气:官~|娇~。

    (8)(动)生气;发怒:~人。

    (9)(名)欺压:再也不受资本家的~了。

    (10)(动)使人生气:你别~我。

    (11)(名)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地发挥机能的原动力:元~。

    (12)(名)中医指某种病象:你别~我。(名)欺压

    (13)(名)欺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