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àn sè rú tǔ
ㄇ一ㄢˋ ㄙㄜˋ ㄖㄨˊ ㄊㄨˇ
常用成语
靣色如土
MSRT
主谓式成语
古代成语
贬义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见“面如土色”。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惊得洪太尉目睁口呆,罔知所措,面色如土,奔到廊下,只见真人向前叫苦不迭。”《西湖二集·吴越王再世索江山》:“董昌面色如土。众兵都面面厮觑,不敢则声。”
语法:
面色如土作定语、宾语、状语;指惊恐。
示例:
学徒淘米河边,照见面色如土。刘复《学徒苦》诗
英语:
be blue about the gills
近义词:
- 1、郝帅只骇得面色如土,瞪大了眼睛说道“你不是说只要把这股气息顺利疏导就没事了吗?”。
- 2、载澄面色如土,惊恐过度的他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睁着惊恐的大眼,颤抖着看着李毅。
- 3、再看周瑾已经面色如土,显然也乱了方寸。
- 4、一线生,你既然这么怀疑,为何我告诉你欧阳上智复出之后,你就面色如土,完全相信了呢?
- 5、仰面看着江辰的胖子面色如土,面前的这个男人,就像是掌握生杀大权的恶魔,在他的面前,自己就像是一条可随意碾杀的爬虫。
- 6、此时妘蓝纳海亦被此前的景象惊得面色如土,眼神空洞,魂不守舍。
字义分解
- 拼音miàn
- 注音ㄇ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麵
- 五笔DMJD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
- 拼音sè,shǎi
- 注音ㄙㄜˋ
- 笔划6
- 繁体色
- 五笔QCB
- 五行金
sè
1.颜色:红~。绿~。
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厉内荏。
3.情景;景象:景~。荷塘月~。
4.种类:各~货品。花~齐全。
5.质量:成~。足~。
6.情欲。
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艺双绝。
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 拼音rú
- 注音ㄖㄨˊ
- 笔划6
- 繁体如
- 五笔VKG
- 五行金
1.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4. 到,往:如厕。
5.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6.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7. 与,和:“公如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如。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12.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3. 姓。
与面色如土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