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受敌
  • 【拼音】:  

    sì miàn shòu dí

  • 【注音】:  

    ㄙˋ ㄇ一ㄢˋ ㄕㄡˋ ㄉ一ˊ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四靣受敵

  • 【简拼】:  

    SMSD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各个方面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或攻击。

  • 出处:

    春秋·齐·管仲《管子·国蓄》:“四面受敌,谓之衢处之国。”

  • 语法:

    四面受敌作宾语、定语;用于局面等。

  • 示例:

    鲁迅《题记》:“记得当时的《新青年》是正在四面受敌之中,我所对付的不过一小部分。”

  • 英语:

    be exposed to enemy attacks on all sides

  • 日语:

    四面に敵を受ける

  • 近义词:

    四面楚歌左支右绌

  • 反义词:

    左右逢源

    • 1、由于敌情紧急,四面受敌,还要被迫背着这四个活包袱踯躅行进,万一双方交火,这四个“老特”。
    • 2、我们四面受敌,但没有悲伤;我们感到迷惘,但没有绝望。
    • 3、在曾梵志同期的象徵性作品中充斥著险象环生,四面受敌的场景。
    • 4、罗马四面受敌,只得调遣军队来保卫帝国仅存的部分。
    • 5、北约打击卡扎菲部队的动作是又一次小型但不断增加的迹象,显示四面受敌的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地盘在逐渐受到侵蚀。
    • 6、骄傲自豪却又四面受敌的萨马兰奇坐在巴塞罗那的办公室里,他的嘴唇轻微发抖。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ㄙ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LHNG
    • 五行

    (1)数目;三加一后所得。(名)

    (2)数目:~个|~位。

    (3)姓。

    (4)我国民族音乐上的一级。

    • 拼音miàn
    • 注音ㄇ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MJD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

    • 拼音shòu
    • 注音ㄕㄡ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EPCU

    (1)(动)接受。

    (2)(动)遭受:~灾。

    (3)(动)忍受;禁受:~不了。

    (4)(动)〈方〉适合:~吃(吃着有味)|~听(听着入耳)。

    • 拼音
    • 注音ㄉㄧ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DTY
    • 五行

    (1)(名)敌人。

    (2)(动)抵挡:所向无~。

    (3)(形)相当:势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