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埋狐搰
hú mái hú hú
ㄏㄨˊ ㄇㄞˊ ㄏㄨˊ ㄏㄨˊ
生僻成语
狐埋狐狐
HMHH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贬义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搰:挖掘。狐性多疑,刚把东西埋下,又把挖出来看看。比喻疑虑过多,不能成事。
出处:
《国语 吴语》:“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
语法:
狐埋狐搰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比喻疑虑过多,不能成事。
示例:
回忆辛亥革命,全国人心,方以为推翻清室,永除专制,此后得享共和之幸福,面不意狐埋狐搰,迄未有成。(《民国通俗演义自序》)
英语:
A fox buries things and again digs them up.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hú
- 注音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狐
- 五笔QTRY
- 五行水
(1)(名)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毛皮可做衣物。较常见的草狐和赤狐。通称狐狸。
(2)(Hú)姓。
- 拼音mái,mán
- 注音ㄇㄞˊ,ㄇㄢˊ
- 笔划10
- 繁体埋
- 五笔FJFG
mái
1. 葬:埋葬。
2. 把东西放在坑里用土、雪、落叶盖上:掩埋。埋地雷。
3. 隐藏:埋没(mò)。埋伏。埋头。隐姓埋名。
mán1. 〔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人或事物表示不满、责怪(“怨”读轻声)。
与狐埋狐搰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