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冰
拼音: | hú bīng |
注音: | ㄏㄨˊ ㄅ一ㄥ |
狐冰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传说狐善听,当它听出冰下无流水声时,方从冰上走过。故以“狐冰”称坚硬的河冰。
引证解释:
⒈ 传说狐善听,当它听出冰下无流水声时,方从冰上走过。故以“狐冰”称坚硬的河冰。参见“狐听之声”。
引唐许浑《经故丁补阙郊居》诗:“死酬知己道终全,波暖狐冰且自坚。”
明许三阶《节侠记·再贬》:“狐冰须慎听,鹏翮莫凌风。”
明无名氏《赠书记·阴释保姆》:“对众人,怎细询。怎细询,想两地情踪俱似狐冰。”
网络解释:
狐冰
字义分解
- 拼音hú
- 注音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狐
- 五笔QTRY
- 五行水
(1)(名)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毛皮可做衣物。较常见的草狐和赤狐。通称狐狸。
(2)(Hú)姓。
与狐冰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