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膈】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

注音:ㄍㄜˊ

笔顺读写:撇、横折钩、横、横、横、竖、横折、横、竖、横折钩、点、撇、横、竖

膈的笔顺
部首:
笔画数:14
结构:左右
繁简对应:
五笔:EGKH
部外笔画:10
统一码:8188
仓颉:BMRB
郑码:QAJL
四角:71227
五行:
电码:5224
区位:7585
笔顺编号:35111251254312
英语翻译:diaphragm
异体字: 𨍮
  • 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方言集汇

基本解释

(1)膈膜;也叫横膈膜;人或哺乳动物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膜状肌肉。

(2)(动)〈方〉讨厌;腻味。

详细解释

名词

隔膜 。如:膈言(肺腑之言);膈肢(用手探入腋下使发痒而笑);膈噎(中医指胸腹胀痛、下咽困难、常打嗝等症状);膈臆(肺俯,肝胆。比喻内心)

康熙字典

膈【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古核切《集韻》《韻會》各核切,𠀤音隔。《玉篇》胷隔。《集韻》肓也。《正韻》胷膈,心脾之閒。《釋名》膈,塞也,管上下,使氣與穀不相亂也。

縣鍾格也。《史記·禮書》縣一鍾尚拊膈。《註》索隱曰:膈,縣鍾磬格也。不擊鍾而拊膈,蓋不取其聲,從質也。《荀子·禮論篇》縣一鍾,尚拊之膈,朱絃而通越也。

《正韻》通作鬲。平原有鬲縣,故晉人以惡酒爲平原督郵,以其只在鬲上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隔【卷十四】【𨸏部】

障也。从𨸏鬲聲。古覈切

说文解字注

(隔)塞也。塞先代切。各本作障。今依西京賦注所引作塞也。與土部塞隔也爲轉注。廣韵亦曰。塞也。西京賦曰。隴坻之隘。隔閡華戎。从𨸏。鬲聲。古覈切。十六部。

方言集汇

◎ 粤语:gaak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k7 [客语拼音字汇] gag5 [海陆丰腔] gak7 [宝安腔] gak7 [台湾四县腔] gak7 [客英字典] gak7 [梅县腔] gak7 [陆丰腔] gak7
◎ 潮州话:gêh4

膈字成语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