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方言集汇
基本解释
(1)(名)盔子。
(2)(名)兵士、消防人员用来保护头的金属帽子:钢~|~甲。
(3)(名)(~儿)形状像半个球形的帽子:白~|帽~儿。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皿,灰声。本义:钵)
(2) 同本义。盂一类容器
盔,盔器,盂属也。——《龙龛手鉴》
(3) 首铠。古代战士用以保护头部的帽子。也指消防人员或矿工带的金属帽子
三通鼓罢,袁绍金盔金甲,锦袍玉带,立马阵前。——《三国演义》
(4) 又如:盔缨(头盔上的丝织饰物)
康熙字典
盔【午集中】【皿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苦回切《集韻》《韻會》枯回切,塊平聲。盂器。
又《玉篇》鉢也。
又《正字通》俗呼首鎧曰盔。
方言集汇
◎ 粤语:kwai1
◎ 客家话:[陆丰腔] kui1 [客语拼音字汇] kui1 [台湾四县腔] kui1 [客英字典] kwui1 [海陆丰腔] kui1 [梅县腔] kwi1 [宝安腔] kui1 [东莞腔] foi1
盔为谜底的谜语
- 血盆大口露尖牙,浑身布满硬盔甲;长尾短腿就是它,恐怖神态把人吓。 (打一动物)
- 坚硬盔甲模样丑,尖尖牙齿喷大口;长长尾巴长在后,攻击敌人只为肉。 (打一动物)
- 盔甲常著戴 (保险词语)
- 不是罐来不是锅,不是脸盆不是锣,出操行军我背它,值勤打仗它护我。 (打一物)
- 身穿战甲赵子龙,头戴金盔诸葛亮,铁面黑须包文拯,无故杀死杨六郎。 (打一动物)
- 从头到脚硬盔甲,走起路来横着走,张牙舞爪八只脚,两把利剪真吓人(打一动物名)
- 身穿盔甲黄又黄,呼啸一声万兽慌,虽然帐下无兵马,百兽之中它称王。 (猜行走
- 四条大腿粗又圆,两把长刀硬又尖,全身披挂银盔甲,后面甩根细皮鞭。 (打一动物)
- 一朵芙蓉顶上开,身穿盔甲不用裁,虽然不是英雄将,叫得千门万户开。 (打一家禽)
- 钢盔(打一常言俗语)
笔画查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