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盔卸甲
拼音:diū kuī xiè jiǎ
注音:ㄉ一ㄡ ㄎㄨㄟ ㄒ一ㄝˋ ㄐ一ㄚˇ
词性: 成语

丢盔卸甲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丢盔卸甲diūkuī-xièjiǎ

(1) 形容吃了败仗逃跑时的狼狈样子

flee helter-skelter;fly pell-mell

(2) 亦作“丢盔弃甲”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打了大败仗时的狼狈相。亦比喻事情的失败。

元孔学诗《东窗事犯》第一折:“諕得禁军八百万丢盔卸甲。”
向春《煤城怒火》第七章:“邓二弄了个丢盔卸甲,一败涂地,投靠了梁钦山。”
亦作“丢盔抛甲”、“丢盔弃甲”。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他们认为今日上午在大战中已经把左光先的精锐杀得丢盔抛甲,七零八落。”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也就不由得想起前两天--暴风雨刚来的那天,他在办公室里被各种意外情况搞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样子。”

国语词典:

形容打败仗后,狼狈逃跑的样子。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一折》:「想十三人舞袖登城临汴梁,向青城虏了上皇。(云)​諕得禁军八百万丢盔卸甲。」也作「丢盔弃甲」。

网络解释:

丢盔卸甲

  • 形容打了大败仗时的狼狈相。亦比喻事情的失败。
    • 1、情况紧急,现在只能丢盔卸甲,以顾全大局了。
    • 2、这一仗打得敌人丢盔弃甲,落荒而逃。也作“丢盔卸甲”。
    • 3、最终,城内的守军终究抵不过冲击,纷纷丢盔卸甲
    • 4、士兵们面露惊恐之色,豕突狼奔,丢盔卸甲,仿佛西凉铁骑整军偷营,河内军已经一败涂地了似的。
    • 5、败兵们闻言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丢盔卸甲,撒腿就跑。
    • 6、扬州守城的士兵丢盔卸甲,散勇们在城中民房里寻找藏身之地。

    字义分解

    • 拼音diū
    • 注音ㄉㄧㄡ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FCU

    (1)(动)遗失:~了一本书。

    (2)(动)丢弃;扔:随地~果皮。

    (3)(动)搁置;放下:~不开这件事。

    • 拼音kuī
    • 注音ㄎㄨㄟ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DOLF
    • 五行

    (1)(名)盔子。

    (2)(名)兵士、消防人员用来保护头的金属帽子:钢~|~甲。

    (3)(名)(~儿)形状像半个球形的帽子:白~|帽~儿。

    • 拼音xiè
    • 注音ㄒㄧㄝ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RHBH
    • 五行

    (1)(动)把运输的东西从运输工具上搬下来:~货|~车。

    (2)(动)把牲口身上拴的套解开取下来:~牲口。

    (3)(动)把加在人身上的东西取下来或去掉:~装|~肩。

    (4)(动)把零件从机械上拆下来:拆~|~螺丝。

    (5)(动)解除;推卸:~任。

    • 拼音jiǎ
    • 注音ㄐㄧㄚ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LHNH

    (1)(名)天干的第一位。参看〔干支〕。

    (2)(动)居第一位:~等|桂林山水~天下。

    (3)(名)(Jiǎ)姓。

    (4)(名)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龟~。

    (5)(名)手指和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

    (6)(名)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装~车。

    (7)(名)旧时的一种户口编制;参看〔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