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狐的词语
- 101、狐踪兔穴:比喻人行踪鬼祟。
- 102、狐疑犹豫: 狐疑:多疑;犹豫:迟疑指生性多疑,拿不定主意。
- 103、狐疑未决:狐疑:犹豫,狐性多疑。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 104、狐仙堂: 是位于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东南6公里处,现也更名为“新民村”,在60-70年代此地曾有一座庙宇,叫狐仙庙。
- 105、狐疑不决: 狐疑不决húyí-bùjué (1) 狐性多疑,没个决断。谓遇事犹豫不决 例 县官听说,也自狐疑不决。——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 英 undecided;be indecisive in one's mind
- 106、狐狸心: 为犬科动物狐的心。
- 107、狐狸尾巴: 狐狸尾巴húli wěiba (1) 比喻居心不良的言行举止 例 害人之心不可有,狐狸尾巴终究是藏不住的 英 fox's tail-cloven hoof;sth.that gives away the evil intention of sb.like a fox tail
- 108、狐疑不定: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臣为将军决一死战,万死不辞,只恐将军狐疑不定。” 【名称】狐疑不定【拼音】hú yí bù dìng【解释】狐疑:犹豫,狐性多疑。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臣为将军决一死战,万死不辞,只恐将军狐疑不定。”
- 109、狐步:交际舞的一种。起源于美国黑人的民间舞蹈。
- 110、狐书: 《太平御览》卷六一八引晋·伏滔《北征记》:“皇天坞北,古时陶穴。
- 111、狐袖: 狐的毛皮制成的衣袖。指贵重的服饰。
- 112、狐赵: 春秋·晋·狐偃和赵衰的并称。
- 113、狐嵌:人工拼制狐皮的一种,有金钱嵌﹑葡萄嵌等名称。
- 114、狐狼: 喻奸诈凶恶。
- 115、狐冰: 传说狐善听,当它听出冰下无流水声时,方从冰上走过。故以“狐冰”称坚硬的河冰。
- 116、狐鬼:狐妖鬼魅。
- 117、狐胡: 古代西域游牧部落名。位于车师·柳谷(今新疆·吐鲁番西北玉勒干铁列克)。
- 118、狐狨: 狐和金丝猴。喻奸佞狡猾的人。
- 119、狐祥:犹彷徨。
- 120、狐续: 春秋·晋·狐射姑、续简伯的并称。
- 121、狐威: 喻爪牙的淫威。
- 122、狐魅疾: 旧谓被狐蛊惑所致的一种精神错乱病。
- 123、狐梨: 亦作“狐黎”。 《尔雅•释虫》“虰蛵负劳”晋·郭璞注:“或曰即蜻蛉也,江东呼为狐梨。所未闻。” 虫名。即蜻蜒。
- 124、狐首: 狐首hú shǒu (1) 相传狐狸临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 例 鸟飞返乡,兔走归窟,狐首。——《淮南子·说林训》 英 nostalgic
- 125、狐棃: 亦作“狐黎”。 《尔雅•释虫》“虰蛵负劳”晋·郭璞注:“或曰即蜻蛉也,江东呼为狐梨。所未闻。” 虫名。即蜻蜒。
- 拼音hú
- 注音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狐
- 五笔QTRY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犬,瓜声。本义:狐狸)(2) 同本义朕狐疑。——《汉书·文帝纪》。注:“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称狐疑。”小狐汔济。——《易·未济》狐鸣呼曰。——《史记·陈涉世家》狐裘不暖锦衾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狐凭鼠伏。——《广东军务记》(3) 又如:狐丘(狐穴居之小山);狐白(狐腋下的白毛);狐兔(狐和兔);狐仙(传说狐狸能修炼成仙,化为人形,与人来往)(4) 喻坏人,小人 。如:狐唱枭和(喻坏人互相呼应);狐狼(喻奸诈凶恶);狐鼠(喻小人;坏人);狐鸣枭噪(喻小人嚣张);狐禅(异端邪说)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