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疑不定
拼音: | hú yí bù dìng |
狐疑不定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臣为将军决一死战,万死不辞,只恐将军狐疑不定。”
【名称】狐疑不定【拼音】hú yí bù dìng【解释】狐疑:犹豫,狐性多疑。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臣为将军决一死战,万死不辞,只恐将军狐疑不定。”
- 1、风不平赫然变色,心中更是狐疑不定。
- 2、刘宠狐疑不定的拆开信件,等到他把骆俊的信看完,他脸上一直紧崩的神情才始松了下来。
- 3、此韩信一现身,原本狐疑不定的众汉兵便如找到了主心骨,顿时士气猛涨。
- 4、台上胡离狐疑不定,强作笑颜问道“在下僻处荒野,孤陋寡闻,不知阁下尊姓大名?”。
- 5、萧逸狐疑不定,整个事情都透着一股诡异。
- 6、看着高玄看自己的眼神狐疑不定,马飞飞又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一些阴阳师的,向高玄解释自己的身份。
字义分解
- 拼音hú
- 注音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狐
- 五笔QTRY
- 五行水
(1)(名)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毛皮可做衣物。较常见的草狐和赤狐。通称狐狸。
(2)(Hú)姓。
- 拼音yí
- 注音ㄧˊ,ㄋㄧˇ
- 笔划14
- 繁体疑
- 五笔XTDH
1. 不信,猜度(duó):疑惑。疑问。疑心。疑团。疑虑。疑窦。疑点。疑端。猜疑。怀疑。半信半疑。
2. 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疑案。疑难。疑义。存疑。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与狐疑不定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