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开头的词语
更多- 1、佚饱: 1.饱食而安逸。
- 2、佚存:散失而复得以保存。多指古籍而言。清嘉庆中,日本林衡(号天瀑山人)辑有《佚存丛书》,所收均为我国散失已久的古籍。
- 3、佚怠:谓贪图安乐而不勤于修身治国。
- 4、佚荡:超脱;无拘束。
- 5、佚罚:谓罚而失当。
- 6、佚忽:疏忽。
- 7、佚获:谓被俘而逃脱。
- 8、佚火:失火。语本《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孔传:"言火逸而害玉。"
- 9、佚君:淫佚之君。
- 10、佚劳:逸劳,安逸与劳苦。
- 11、佚老: 1.遁世隐居的老人。 2.使老年或老人安乐。
- 12、佚力:指经过整顿休养,军力充实的兵力。
- 13、佚乱:淫乱。
- 14、佚马:逸马,逃逸的马。
- 15、佚貌:美丽的容貌。佚,通"昳"。
- 16、佚民:逸民。旧时称遁世隐居的人。
- 17、佚气:逸气。超脱世俗的气概﹑气度。
- 18、佚事:散失沦没而为世人所不甚知的事迹,多未经史书正式记载。
- 19、佚失:散失。
- 20、佚史:散失﹑隐没的或正史以外的史事。
- 21、佚书:特指古文《尚书》。因西汉时出自孔子旧宅壁中,未立博土传授,故称。 泛指散失的书籍。
- 22、佚特:谓使牡马安其血气,以时交配。
- 23、佚逷:放恣。
- 24、佚田:亦作'佚田'。谓田猎无节制。
- 25、佚畋:亦作'佚田'。 谓田猎无节制。
- 26、佚闻:逸闻。散失﹑隐没而不为世人所知晓的传说,多未见于正式记载。
- 27、佚文:散失的文辞或篇什。汉王充《论衡》有《佚文篇》。
- 28、佚响:比喻失传的风格。
- 29、佚休:安乐舒服。
- 30、佚冶:安逸游荡。
- 31、佚淫:淫逸,纵欲放荡。
- 32、佚游:逸游。放纵游荡而无节制
- 33、佚愉:安逸欢愉。
- 34、佚欲:逸欲。谓贪图安乐,嗜欲无节。
- 35、佚豫: 1.犹佚乐。 2.声音迅疾貌。佚,通"呹"。
- 36、佚志: 1.逃亡的意向。 2.安逸图乐的心志。
- 37、佚籀:史佚史籀的并称。二人皆周史官。
- 38、佚乐:悠闲安乐。 指使悠闲安乐。
- 39、佚女:美女。佚,通'昳'。淫女。
- 40、佚遗:遗失;遗漏。
- 41、佚宕: 1.更迭为害。 2.超脱;无拘束。
- 42、佚本:散失的本子。
- 43、佚道:逸道,使百姓安乐之道。
- 44、佚落:失落;散失。
- 45、佚行:淫行。
- 46、佚名: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佚中间的词语
更多>>- 1、屈佚草:1.古代传说中一种草,谓能指识佞人,故又名"指佞草"。2.比喻能识别奸佞的贤臣。
- 2、以佚待劳: 以佚待劳yǐ yì dài láo (1) 指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待来攻的敌人疲劳时再出击 英 wait at one's ease for the fatigued enemy
- 3、好佚恶劳: 好佚恶劳hǎo yì è láo (1) 贪图安逸,不喜劳动 例 好佚恶劳者,常人之情,偷情苟简者,小人之病。——宋·陈敷《农书·稽功之谊篇第十》 英 love ease and hate work
- 4、骄佚奢淫: 骄佚奢淫jiāo yì shē yín (1) 荒淫无度,骄狂专横 例 对骄佚奢淫的生活的描述 英 voluptuous
- 5、仙姿佚貌:形容女子出色的姿容。
佚结尾的词语
更多- 1、安佚:安乐舒适。
- 2、饱佚:饱足安逸。
- 3、犇佚:亦作"犇逸"。
- 4、残佚: 散失不全。
- 5、荡佚:放纵;不受约束。
- 6、遁佚:放纵;淫佚。
- 7、讹佚: 1.亦作"讹佚"。 2.讹误脱佚。
- 8、遏佚:断绝;丧失。
- 9、放佚: 散失。 放纵不受约束。
- 10、丰佚:亦作'丰逸'。 谓富厚佚乐,生活优裕。
- 11、辑佚: 辑录散佚的有关资料。
- 12、骄佚: 见“骄逸 ”。
- 13、久佚: 1.同"久逸"。 2.早已散失;早已失传。
- 14、沦佚:沦没散失。
- 15、愆佚:过失。
- 16、諐佚: 1.谓踰越礼仪之处。
- 17、侵佚: 1.亦作"侵佚"。 2.侵犯袭击。 3.谓越权行事。
- 18、遒佚: 亦作“遒佚”。
- 19、阙佚: 1.亦作"阙佚"。亦作"阙轶"。 2.残缺散失。
- 20、散佚:散失。
- 21、奢佚:骄奢放纵。
- 22、逃佚: 1.见"逃逸"。
- 23、暇佚: 暇佚xiá yì (1) 悠闲逸乐 例 臣以菲才适逢圣代,致位通显,未得报称,敢图暇佚?——《醒世恒言》 英 leisurely
- 24、姚佚: 1.轻浮放荡。
- 25、婬佚:纵欲放荡。
- 26、淫佚: 见“淫泆 ”。 参见:婬佚
- 27、优佚:富裕安逸。
- 28、娱佚: 1.亦作"娱逸"。 2.逸乐。
- 29、愉佚: 1.亦作"愉逸"。 2.安逸;快乐。
- 30、纵佚:亦作'纵佚'。恣纵放荡。豪迈奔放。
- 31、邪佚: 1.邪僻恣纵。
- 32、沈佚:沉溺放纵。
- 33、宕佚:放荡;放逸。
- 34、横佚:谓极骋智辩,无所顾忌。
- 35、乐佚: 1.悠闲安乐。
- 36、轻佚:轻捷。
- 37、清佚: 清静安逸。佚,通“逸 ”。
- 38、情佚:感情放荡。
- 39、疏佚: 1.松弛懒散。
- 40、亡佚:(书)(动)散失;丢失。
- 41、湮佚:埋没,散失。
- 42、遗佚: 1.见"遗逸"。
- 43、隐佚:隐逸者。
- 44、游佚:优游安逸。
- 45、自佚: 1.犹自逸。自图安逸。
- 46、虑佚: 词语解释虑佚[ lǜ yì ]⒈ 谓思虑放荡失当。引证解释⒈ 谓思虑放荡失当。引明 刘基 《拟连珠》之九:“盖闻民情本质,文过则伪;人道本直,虑佚则倾。”
- 47、骄侈暴佚: 同“骄奢淫逸”。
- 48、放僻淫佚: 肆意为非作歹。亦指肆无忌惮、邪恶不正。 亦作:放辟淫侈
- 49、骄奢淫佚: 同“骄奢淫逸”。
- 拼音yì,dié
- 注音ㄧˋ,ㄉㄧㄝˊ
- 笔划7
- 繁体佚
- 五笔WRWY
- 五行土
基本释义
yì名词(1) (形声。从人,失声。本义:隐逸的人)(2) 同本义佚民者,独乐其身之民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3) 又如:佚老(隐逸的老人);佚民(遁世隐居的人)(4) 行列,通佾其佚则接芬错芳。——《古文苑·扬雄·蜀都赋》(5) 不当行为;过失惟予一人有佚罚。——《书·盘庚上》动词(1) 散失宣帝之时,得佚《尚书》及《易》、《礼》各一篇。——《论衡》惟予一人有佚罚。——《书·盘庚上》。传:“佚,失也。”牛马畜兽有郊佚者,取之不诘。——《逸周书》(2) 又如:佚名;佚书(散失的书籍);佚文(散失的文句、篇章);佚本(散失的本子);佚史(散失、隐没的或正史以外的史事);佚失(散失;失落);佚存(散失而复得以保存);佚事(散失沦没而为世人所不知的事迹,多未经史书正式记载);佚闻(散失、隐没而不为世人所知晓的传说,多未见于正式记载)(3) 弃用;逃亡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孟子》。朱熹注:遗佚,放弃也其佚获奈何?——《公羊传·成公二年》。注:“佚获者,已获而逃亡也。”身不佚者志不广。——《荀子·宥坐》(4) 又如:佚志(逃亡的意向);佚马(逸马。逃逸的马)形容词(1) 放荡;放纵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邢昺疏:乐佚游者,谓好出入不节也。男女淫佚。——《汉书》(2) 又如:佚行(淫行);佚君(淫佚之君)(3) 通“逸”。安逸佚,乐也。——《广雅》骨体肤理好愉佚。——《荀子·性恶》。注:“佚与逸同。”乐佚游。——《论语·季氏》舍佚而为劳。——《荀子·尧问》安于佚乐。——宋· 苏轼《教战守》(4) 又如:佚志(安逸图乐的心志);佚道(使人民安逸的办法);佚乐(放逸游乐)(5) 美丽那娘娘生得来仙姿佚貌,说不尽幽闲窈窕。——清· 洪《长生殿》(6) 又如:佚女(美丽的女子)|dié名词(1) (形声。从人,失声。本义:隐逸的人)(2) 同本义佚民者,独乐其身之民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3) 又如:佚老(隐逸的老人);佚民(遁世隐居的人)(4) 行列,通佾其佚则接芬错芳。——《古文苑·扬雄·蜀都赋》(5) 不当行为;过失惟予一人有佚罚。——《书·盘庚上》动词(1) 散失宣帝之时,得佚《尚书》及《易》、《礼》各一篇。——《论衡》惟予一人有佚罚。——《书·盘庚上》。传:“佚,失也。”牛马畜兽有郊佚者,取之不诘。——《逸周书》(2) 又如:佚名;佚书(散失的书籍);佚文(散失的文句、篇章);佚本(散失的本子);佚史(散失、隐没的或正史以外的史事);佚失(散失;失落);佚存(散失而复得以保存);佚事(散失沦没而为世人所不知的事迹,多未经史书正式记载);佚闻(散失、隐没而不为世人所知晓的传说,多未见于正式记载)(3) 弃用;逃亡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孟子》。朱熹注:遗佚,放弃也其佚获奈何?——《公羊传·成公二年》。注:“佚获者,已获而逃亡也。”身不佚者志不广。——《荀子·宥坐》(4) 又如:佚志(逃亡的意向);佚马(逸马。逃逸的马)形容词(1) 放荡;放纵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邢昺疏:乐佚游者,谓好出入不节也。男女淫佚。——《汉书》(2) 又如:佚行(淫行);佚君(淫佚之君)(3) 通“逸”。安逸佚,乐也。——《广雅》骨体肤理好愉佚。——《荀子·性恶》。注:“佚与逸同。”乐佚游。——《论语·季氏》舍佚而为劳。——《荀子·尧问》安于佚乐。——宋· 苏轼《教战守》(4) 又如:佚志(安逸图乐的心志);佚道(使人民安逸的办法);佚乐(放逸游乐)(5) 美丽那娘娘生得来仙姿佚貌,说不尽幽闲窈窕。——清· 洪《长生殿》(6) 又如:佚女(美丽的女子)|名词(1) (形声。从人,失声。本义:隐逸的人)(2) 同本义佚民者,独乐其身之民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3) 又如:佚老(隐逸的老人);佚民(遁世隐居的人)(4) 行列,通佾其佚则接芬错芳。——《古文苑·扬雄·蜀都赋》(5) 不当行为;过失惟予一人有佚罚。——《书·盘庚上》动词(1) 散失宣帝之时,得佚《尚书》及《易》、《礼》各一篇。——《论衡》惟予一人有佚罚。——《书·盘庚上》。传:“佚,失也。”牛马畜兽有郊佚者,取之不诘。——《逸周书》(2) 又如:佚名;佚书(散失的书籍);佚文(散失的文句、篇章);佚本(散失的本子);佚史(散失、隐没的或正史以外的史事);佚失(散失;失落);佚存(散失而复得以保存);佚事(散失沦没而为世人所不知的事迹,多未经史书正式记载);佚闻(散失、隐没而不为世人所知晓的传说,多未见于正式记载)(3) 弃用;逃亡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孟子》。朱熹注:遗佚,放弃也其佚获奈何?——《公羊传·成公二年》。注:“佚获者,已获而逃亡也。”身不佚者志不广。——《荀子·宥坐》(4) 又如:佚志(逃亡的意向);佚马(逸马。逃逸的马)形容词(1) 放荡;放纵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邢昺疏:乐佚游者,谓好出入不节也。男女淫佚。——《汉书》(2) 又如:佚行(淫行);佚君(淫佚之君)(3) 通“逸”。安逸佚,乐也。——《广雅》骨体肤理好愉佚。——《荀子·性恶》。注:“佚与逸同。”乐佚游。——《论语·季氏》舍佚而为劳。——《荀子·尧问》安于佚乐。——宋· 苏轼《教战守》(4) 又如:佚志(安逸图乐的心志);佚道(使人民安逸的办法);佚乐(放逸游乐)(5) 美丽那娘娘生得来仙姿佚貌,说不尽幽闲窈窕。——清· 洪《长生殿》(6) 又如:佚女(美丽的女子) [查看更多]
Y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