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开头的词语
更多- 1、仙婢:指仙宫的婢女。
- 2、仙跸: 1.指天子的车驾。
- 3、仙标: 1.超凡脱俗的风标。用于赞誉人的风度。 2.超凡脱俗的风标。用于赞美鹤的丰姿。
- 4、仙部:指记载神仙事迹的书籍。部,指书籍的门类。
- 5、仙菜:海藻名。有淡红﹑深红﹑紫褐等色。常固着在海边岩石或其它海藻上。我国青岛﹑舟山等地有分布。含胶丰富,可食用。也可提取藻胶供纺织工业用。
- 6、仙材: 1.非凡的资质。
- 7、仙曹:仙人的行列。 指唐代尚书省属下各部曹。 泛指朝廷官署。
- 8、仙岑:犹言仙山。
- 9、仙槎:1.神话中能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竹木筏。 2.借称行人所乘之舟。
- 10、仙蟾:蛤蚧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一.蛤蚧》。
- 11、仙倡:古代乐舞中扮神仙的艺人。倡,古称歌舞艺人。
- 12、仙氅:指鹤氅,披在肩上的斗篷。
- 13、仙俦:仙人之属。
- 14、仙厨:对皇家御厨的美称。
- 15、仙椿:传说中的大椿树。用为长寿的象征。语出《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 16、仙诞:对别人生日的美称。
- 17、仙岛:传说中仙人居住的海岛。
- 18、仙谍:道家的图籍。谍,通"牒"。
- 19、仙蝶:指栖于广东省罗浮山云峰岩下蝴蝶洞的彩蝶。相传为葛洪遗衣所化,故称。
- 20、仙娥:仙女。指美女。 水名。见'仙娥河'。
- 21、仙輀: 1.运载灵柩的车。
- 22、仙凡:仙境与人间。谓仙人与凡人。 借喻皇宫内苑与宫外。 比喻朝廷与地方。
- 23、仙旛:供奉神佛的旗幡。
- 24、仙梵:指道教徒诵经的声音。
- 25、仙凫:后常以'仙凫'作为履的典实。 比喻足迹﹑行踪。鸭的美称。
- 26、仙府:仙人所住的府第。 借称道观。 仙界的官署。
- 27、仙阁: 1.仙人的楼阁。亦借称道观或宫殿。 2.唐代称尚书省。 3.特指蓬莱阁。在今山东省蓬莱县北的丹崖山巅。下临大海,殿阁巍峨,重檐八角,绕以回廊。始建于北宋嘉佑间,明代扩建,清代重修。历代文人学士多雅集于此。"仙阁凌空"为蓬莱十大胜景之一,因称蓬莱阁为"仙阁"。
- 28、仙舸:游船的美称。
- 29、仙构:指道观建筑。
- 30、仙姑: 仙姑xiāngū (1) 女仙人 英 female immortal (2) 女巫;女术士;女魔术师 英 sorceress
- 31、仙馆:仙人修道及游憩之所。亦借称道观。
- 32、仙闺:仙女的住所。
- 33、仙桂: 1.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称之为"仙桂"。语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2.喻指科举功名。
- 34、仙果: 1.幻想和传说中仙树所结的果实。 2.美称御赐果品。 3.道教语。谓成仙的结局。
- 35、仙翰:仙羽,指凤凰。借喻新登第的进士。 指天子的书简。
- 36、仙航:仙人乘坐的船。
- 37、仙毫:指皇帝所用之笔。
- 38、仙翮:指仙鸟。
- 39、仙鶴: 神话传说中仙人骑乘和饲养的鹤。 鸟名。也叫白鹤。
- 40、仙狐:旧时迷信,指修炼成精的狐狸。也叫狐仙。
- 41、仙环:仙女。环,古代女子的环状发髻,借指女子。
- 42、仙卉:奇花异卉。
- 43、仙几:谓死者灵前之几。几,老人凭靠之物。
- 44、仙骥:指仙鹤。因传说为仙人所骑乘,故称。语出《艺文类聚》卷九十引《相鹤经》:"鹤,阳鸟也,而游于阴。盖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也。"
- 45、仙妓: 1.对歌舞曼妙的乐妓的美称。
- 46、仙姬:仙女。 借指美女。
- 47、仙籍: 1.神仙之乡。亦形容清幽之境。 2.仙人的名籍。 3.古以科举及第为登仙,因称及第者的资格与名姓籍贯为仙籍。
- 48、仙髻:古代妇女发髻样式的一种。
- 49、仙驾:仙人的车驾。 用作对仙人的敬称。 借称皇帝的车驾。 谓出游的车驾。
- 50、仙阶: 1.殿﹑坛的台阶。 2.仙官的品级。
- 51、仙界: 仙界xiānjiè (1) 神仙境地 英 fairyland
- 52、仙津:旧时迷信指巫婆下神时口中的唾液。
- 53、仙京:指京城。
- 54、仙旌:指高官出行时用的旌旗。
- 55、仙境: 仙境xiānjìng (1) 神话般的想象的国土 英 fairyland;wonderland;paradise
- 56、仙裾:衣袖之美称。
- 57、仙眷:神仙的眷属。
- 58、仙诀:修道成仙的秘诀。
- 59、仙龛:供陈灵牌﹑神像的小室。
- 60、仙窟:仙境。亦泛指仙人所居的洞府。
- 61、仙籁:犹仙乐。比喻美妙的音乐。
- 62、仙郎:亦作'僊郎'。年轻的男仙人。 借称俊美的青年男子。多用于爱情关系。 唐人对尚书省各部郎中﹑员外郎的惯称。
- 63、仙醪:仙酒。
- 64、仙类:神仙之属。
- 65、仙吏:仙界﹑天庭的职事人员。
- 66、仙漏:指皇宫中的更漏。
- 67、仙舻:游船的美称。
- 68、仙箓: 指神仙秘籍或道教经典。
- 69、仙侣:仙人之辈。 指人品高尚﹑心神契合的朋友。语出《后汉书.郭太传》:'林宗郭太字 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 70、仙闾:指泰山南麓的石闾。方士指为仙人聚居处,汉武帝曾为立祠,故称。
- 71、仙茅: 1.亦作"僊茅"。 2.植物名。原生西域,粗细有筋,或如笔管,有节文理。唐开元元年婆罗门僧进此药,因又名婆罗门参。分布于我国东南至西南部。根﹑茎可入药。
- 72、仙貌:仙人的风姿神采。
- 73、仙袂:仙人的衣袖。
- 74、仙奴:道观中的仆役。
- 75、仙葩: 仙界的异草奇花。
- 76、仙篇:以游仙为主题的诗篇。如晋郭璞的《游仙诗》之类。
- 77、仙谱:仙人的谱录,名册。
- 78、仙圃:传说中仙人种药草的园圃。
- 79、仙桥: 浙江省·雁荡山名胜之一。在雁荡·蔡家岭附近的仙亭山背脊,两崖对峙,石桥横架其上,长约百米,宽约二十米,传说东周·灵王太子晋骑鹤吹箫于此,后人因称“仙桥”。
- 80、仙妾:指仙宫的婢女。
- 81、仙寝:指帝王陵墓上的寝殿。亦借指帝王之墓。
- 82、仙禽:指鹤。相传仙人多骑鹤,故称。
- 83、仙卿:仙界的贵官。
- 84、仙磬:指僧寺或道院中敲磬的声音。磬,状如云板,鸣以集众。
- 85、仙毬: 宋代皇家的一种毬形大彩灯。
- 86、仙球:宋代皇家的一种球形大彩灯。
- 87、仙去: 1.亦作"僊去"。 2.成仙而去。 3.去世。死的婉辞。
- 88、仙阙:仙宫。 指帝王的宫阙。
- 89、仙闪:内动貌。
- 90、仙韶: 1.即仙韶曲。亦泛称宫廷乐曲。
- 91、仙升:死的婉辞。
- 92、仙逝: 登仙而去,称人死的婉辞。
- 93、仙史:记述神仙事迹的史籍。
- 94、仙释:犹言仙佛。
- 95、仙兽:《埤雅.释兽》:"旧说鹿者仙兽,常自能乐,性从其云泉。"后因称鹿为仙兽。
- 96、仙姝:仙女。亦常指美貌的女子。
- 97、仙署:仙官办事之所。借称道教祠观。
- 98、仙鼠:蝙蝠的别名。
- 99、仙薮:仙人聚居处。
- 100、仙闼: 1.指仙人的屋室。
仙中间的词语
更多>>- 1、八仙桌: 八仙桌bāxiānzhuō (1) 每边可坐两个人的一种大方桌 英 old-fashioned square table for eight persons
- 2、半仙戏:秋千戏。详"半仙"。
- 3、水仙操: 琴曲名。操,曲类名称,如散、弄、序、引之类。
- 4、洞仙词:即洞仙歌。详"洞仙歌"。
- 5、萃仙丹: 一种药名,主治肾寒精冷,气血不足,腰痛腿酸,遗精盗汗。
- 6、神仙蛋: 江苏地区特色传统名菜之一,属于苏菜系。
- 7、集仙殿: 1.唐宫殿名。开元十三年改名集贤殿。
- 8、八仙渡: 山东蓬莱八仙过海景区蓬莱市北黄海之滨,与长山列岛隔海相望,是一个三面环海的葫芦岛,有一座八仙桥通向景区,将人间与仙境紧紧的连在一起,游览面积5.5万平方米,主要景点近40处。
- 9、神仙肚: 形容料事如神,足智多谋。
- 10、废仙女: 废仙女通常是妹子太累或者是突然崩溃说自己废了。含有调侃自嘲的意思。
- 11、凤仙花: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披针形,夏季开花﹐花二三朵同生叶腋,花色不一。红色花瓣可染指甲﹐俗称指甲花或指甲草。果实椭圆形,种子﹑根﹑茎均可入药。
- 12、葛仙米: 葛仙米gěxiānmǐ (1) 生在潮湿处的一种蓝藻类植物。植物体由球形的单细胞连成串珠状的细丝, 外面包着一层胶质物, 湿时蓝绿色,干时灰色。可食, 又可入药, 有解热, 祛痰等作用 英 nostoc
- 13、洞仙歌: 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洞仙词》﹑《洞中仙》﹑《羽仙歌》等。敦煌写本《云谣集杂曲子》收此调二首,字句格律与宋词异。宋词有令词﹑慢词两体。令词有八十三字或九十三字等,慢词有一百十八字或一百二十六字等,均双调,仄韵。参阅《词谱》卷二十。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较常见,属正宫,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 14、何仙姑:传说中的女仙人。八仙之一。后世又加附会敷演,谓为零陵人,采茶山中,为吕洞宾所度,成为吕洞宾弟子。见《续道藏.吕祖志》。
- 15、天仙果:果木名。
- 16、狐仙堂: 是位于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东南6公里处,现也更名为“新民村”,在60-70年代此地曾有一座庙宇,叫狐仙庙。
- 17、八仙花: 植物名。八仙花科八仙花属,落叶小灌木。叶对生,倒卵圆形或椭圆形,先端短渐尖,边缘有锯齿。六、七月开花,呈淡红、紫色或白色,花瓣卵状长椭圆形,四至五片。果实为蒴果,可供观赏。分布于中国和日本。或称为“粉团”、“绣球花”、“紫绣球”。
- 18、神仙窟:神仙居外。亦用以比喻隐居处或逍遥自在的住所。
- 19、神仙吏: 见“神仙尉 ”。
- 20、神仙脸: 由“整脸”“三块瓦”发展而来,都用来表现神、佛的面貌,构图取法佛像。
- 21、六仙桌:一种较八仙桌小﹑较四仙桌大的方桌。
- 22、刘仙掌:唐代诗人刘象的美称。出自《鉴诫录·卓绝》。
- 23、留仙裙:有绉褶的裙,类似今之百褶裙。据汉伶玄《赵飞燕外传》载:成帝于太液池作千人舟,号合宫之舟,后歌舞《归风》《送远》之曲,侍郎冯无方吹笙以倚后歌。中流,歌酣,风大起。后扬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宁忘怀乎?"帝令无方持后裙。风止,裙为之绉。"他日,宫姝幸者﹐或襞裙为绉,号'留仙裙'"。
- 24、戮仙剑: 天道第一凶器!与诛仙剑、陷仙剑、绝仙剑并称为"诛仙四剑"。
- 25、吕仙翁: 1.亦省作"吕仙"。 2.指传说中的仙人吕洞宾。
- 26、梅仙洞: 1.地名。在安徽省舒城县梅山上。传说为汉梅福隐处之一。
- 27、天仙配: 戏曲传统剧目。取材于民间传说。写玉帝第七女向往人间,私自下凡,与长工董永结为夫妇,玉帝命天将把她追回天庭。楚剧《百日缘》、婺剧《槐荫树》以及明传奇《织锦记》都属同一题材。
- 28、莆仙戏: 莆仙戏púxiānxì (1) 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名兴化戏,流行于福建莆田、仙游一带 英 an opera in Fujian province
- 29、升仙桥:桥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北。因汉司马相如过此题字励志而著名。相传为秦李冰所建。
- 30、天仙桥: 说只有神仙才能建造而成。
- 31、神仙署: 即控鹤府,也称奉宸府。
- 32、苏仙公:传说中的仙人。又称'苏仙公'。相传他升飞前留给母亲一个柜子,扣之可得日常所需,后其母开柜视之,从中飞出两只白鹤,柜就不再灵验了。三百年后,有一只白鹤停在郡城东北楼上,它就是苏仙公。事见晋葛洪《神仙传.苏仙公》。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耒水》称他成仙前曾游栖在黄溪东山中,成仙后有人见他乘白马回到山中,因此为他立了祠,并把这座山改名为马岭山。
- 33、灵仙丸: 一剂中药方剂,用于一切癖。
- 34、酒仙翁: 1.唐代诗人李白酷喜饮酒,自号"酒仙翁"。
- 35、飞仙盖:五采丝缕结成的伞盖。
- 36、老仙长: 1.对道士的敬称。
- 37、龙仙芝: 亦称“龙仙”。
- 38、三仙丹: 即“氧化汞”(886页)。
- 39、散仙人: 1.即散仙。
- 40、神仙人: 犹言神仙中人。
- 41、神仙会: 神仙会shénxiānhuì (1) 指毫无拘束地进行谈心活动的集会 英 free-talk gathering
- 42、神仙手: 指技艺高超出众、令人叹服的能手。
- 43、神仙鱼: 鱼纲,丽鱼科。鱼体略近圆形,高而侧扁,有银白光泽,间有4条黑色横纹,前端的条纹通过眼部,后端的接近尾鳍,中间的2条横贯鱼体中部。各鳍较大,除胸鳍外,一般都有若干枚鳍条延长,似轻飘衣带。鱼体神态潇洒,风韵超逸,被人们作为观赏鱼类饲养。
- 44、神仙尉: 汉·梅福曾补任南昌县尉,后去官归里。屡上书讥刺外戚王凤专权,终不纳。 亦作:神仙吏
- 45、朱仙镇:地名。在今河南省开封西南。为水陆交通要地。宋岳飞大破金兵,进军至此。清时与景德﹑佛山﹑汉口合称四大镇。
- 46、水仙王: 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祀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
- 47、水仙花: 花名。省称“水仙”。花如金盏银盘,养于水中,清香淡雅,故称。
- 48、水仙伯:水仙之长。
- 49、水仙子: 1.曲牌名。常见者有二,均为北曲。一属双调;另一属黄钟宫,又名《古水仙子》。 2.南宋时西湖游船上歌舞妓的通称。 3.蝌蚪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蝌蚪》。
- 50、四仙桌: 四仙桌sìxiānzhuō (1) 一种桌子,正方形,每边可坐一人 英 a small square table
- 51、天仙子: 词牌名。来自西域,本名《万斯年》,属龟兹部舞曲,后用为词牌。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取以为名。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三十四字,有五仄韵、四仄韵、两仄韵、三平韵、五平韵数种;双调六十八字,仄韵。 曲牌名。南曲黄钟宫、北曲双调均有同名曲牌。南曲有二:其一作引子,字句格律与词牌全阕同,亦有只用前半阕者;另一用作过曲,与词牌全阕同。北曲有《天仙令》,入双角只曲,亦作《天仙子》,与南曲异。 植物名。又称“莨菪”。叶和种子可入药。
- 52、献仙音: 词牌名。原为法曲之一种。有九十二字、九十一字、八十七字三体。
- 53、选仙图:古代一种赌钱之戏。
- 54、迎仙客: 1.唐大曲名。 2.词牌名。调见宋史浩词。 3.曲牌名。属中吕宫。见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明汤显祖《邯郸记.度世》。
- 55、御仙花: 1.亦作"御僊花"。 2.荔枝的别称。 3.指御仙带。
- 56、遇仙带: 1.衣带名。古时表示官职等级的一种服饰。
- 57、神仙枣: 名称:神仙枣 别名:神仙枣 组成:江子霜、白细辛、牙皂、蟾酥、真当门麝香各等分。
- 58、谪仙怨:词牌名。本为唐玄宗于入蜀途中所制笛曲。唐刘长卿始依调作词。
- 59、游仙枕:传说中的枕头名。
- 60、御仙带:绣有御仙花的金带。宋赵安仁既罢参知政事,真宗命赐御仙花带与绣饰马具。后来中书省﹑枢密院罢官者及学士﹑散官,通服御仙带,遂为故事。参阅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
- 61、玉仙井:指传说中太华山上的玉井。
- 62、游仙诗: 游仙诗yóuxiānshī (1) 古代借歌咏仙境以抒发情怀志向之诗 英 poetry about immortals
- 63、八仙戏: 民间百姓称“打八仙”、“八仙庆寿”,温州一带艺人统称之为“八仙”。
- 64、黄仙女: 黄色小花朵名叫“黄仙女”,被人们敬称为“死亡之花”,花香中含有剧毒,飞鸟飞过上方都会被毒死。
- 65、神仙包: 融合了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包头集锦。
- 66、通仙散: 一道药方,主要由荞麦面和大黄组成。
- 67、望仙宫: 望仙宫位于陕西武功县小村镇的下雷村北约200米处的土崖上,处于渭河二级阶地和一级阶地交接处,又叫烧台庵,或者烧香台。碑文载:平望终南山色,俯临渭水瀑声,通乎楼台。幽间辽夏,不可具状,宫内殿宇,盘盘围围。
- 68、八仙过海: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
- 69、白衣仙人: 1.指观世音菩萨。因常着白衣﹑坐白莲中﹐故称。
- 70、北烛仙人:仙人名。
- 71、凌波仙子:水仙花的别称。
- 72、赤脚仙人:道教传说中的仙人,姓李。宋王明清《挥尘后录》卷一载:仁宗母李后,曾梦一羽衣之士,跣足从空而下云:来为汝子。后召幸有娠而生仁宗。仁宗幼年,每穿履袜,即亟令脱去,常徒步禁掖,宫中皆呼为赤脚仙人。赤脚仙人,盖古之得道者李君也。按,宋代统治者崇奉道教,后人因以附会。亦称'赤脚大仙'。
- 73、道骨仙风:谓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气质神采。
- 74、吸毒仙膏: 是一种药物,主治诸般痈疽已破。
- 75、冲和仙膏:冲和仙膏属中医方剂范畴。
- 76、姑射仙子:1.原指姑射山的得道真人。后泛指美貌女子。 2.蕾依丽雅,是《搜神记》系列的女主角之一。
- 77、李郭仙舟:《后汉书.郭太传》载,李膺与郭泰同舟而济,从宾望之,以为神仙,故称"李郭仙舟"。后常用为友人相亲之典。
- 78、广寒仙子:指月神嫦娥。
- 79、禾花仙女:神仙的名称,岭南民间祀的稻谷神。
- 80、鹤山仙人: 《南齐书•州郡志下》:“夏口城据黄鹄矶,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鹄过此上也。”后因称仙人子安为鹤山仙人。
- 81、驾鹤仙游: 对死亡的一种避讳的说法。含有对死者的尊敬、祝福之意。
- 82、神仙打架: 网络流行语,形容几个以上的很优秀的、高水平的人或者是物之间的竞争的情况。
- 83、完美仙境: 珍禽出没,异兽横行,有瑰丽的山川,如画的风景,因此美得如同梦幻,朦朦胧胧,似真非真,似假非假,仙侠玄幻小说中的绝美景色。
- 84、琼瑶仙境:比喻别人酬答的礼物、诗文、书信等。
- 85、人间仙境: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 86、九天仙女: 犹言天上的仙女。亦喻绝色美女。
- 87、九疑仙人:绿萼梅的别名。
- 88、烂柯仙客:围棋白子的别称。
- 89、淩波仙子:水仙花的别称。
- 90、鸺鹠仙人:认为事物是永恒的实体
- 91、南极仙翁: 神话故事中的仙人。 菊花名。参阅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
- 92、百叶仙人:牡丹名种之一。
- 93、升仙太子: 指周灵王太子王子晋。
- 94、兵仙神帅: 比喻韩信出神入化的用兵艺术。
- 95、金铜仙人:金铜铸造的仙人像。
- 96、止痛仙丹: 一种药名,主治中恶,中痰。
- 97、神仙浮屠: 指道教与佛教。
- 98、午日仙人: 老树的异名。
- 99、黄鹤仙人: 指仙人子安,传说曾乘黄鹤经过黄鹤楼。见《南齐书•州郡志下》。一说,指三国·蜀·费祎,他在黄鹤楼乘鹤登仙。见《太平寰宇记》卷一一二。
- 100、金华仙伯: 1.宋黄庭坚的别称。
仙结尾的词语
更多- 1、八仙: 八仙bāxiān (1) 神话传说中道教八位神仙,即汉钟离、李铁拐、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英 the Eight Immortals
- 2、半仙:1.半似仙人。传说中仙人居住在高空,旧因称耍秋千的人为半仙,耍秋千为半仙戏。 2.半似仙人。指登高山的人。 3.旧称从事星相、占卜、巫医等迷信职业的术法灵妙者。亦有自称以惑众者。如宋周密《武林旧事·诸色伎艺人》中有施半仙。
- 3、笔仙:1.后晋时,有不知名高士,善制笔,人称“笔仙”。2.是由安兵基执导,金圭莉、李世恩、李宥利主演的恐怖片。
- 4、逋仙:宋林逋隐于西湖孤山,不娶,种梅养鹤以自娱,人谓之"梅妻鹤子",后世常以"逋仙"称誉之。
- 5、茶仙: 1.茶神。指唐陆羽。 2.泛指善于饮茶者。
- 6、斥仙: 1.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名。
- 7、词仙:称誉擅长填词的人。
- 8、瓷仙: 瓷器的人物造像。向以福建省·德化县(建窑)所制白瓷为最精,旧时多塑仙佛,因统称“瓷仙”。
- 9、丹仙: 指炼丹的方士。
- 10、登仙:亦作'登僊'。 成仙。 喻声名直上或升迁高官。 称人死亡的婉辞。
- 11、碟仙:三十年代从欧洲传入中国的一种类似扶乩的迷信活动。其法将一瓷碟覆于杂写文字之纸上,碟底画一箭头以为标志。三人各以一指按碟使之转动。转动停止,视箭头所指之文字以臆测其意。起初在广东流行,一九三三年时传至上海。
- 12、蝶仙:虚拟人物
- 13、遁仙:对隐者或道士的敬称。
- 14、飞仙: 1.亦作"飞仙"。 2.会飞的仙人。
- 15、肥仙:北宋诗人张耒的别称。耒字文潜﹐体胖﹐故有此称。
- 16、凤仙: 1.见"凤仙花"。 2.借指仙女。
- 17、港仙:港股里的“仙”就是股价特别低的意思,一般指股价低于一港币,甚至达到几毛钱几分钱,港仙股是香港股市形容垃圾股的名字,通常股价低于1元。
- 18、拐仙:传说中八仙之一铁拐李的别称。
- 19、鬼仙: 1.死后成仙。 2.指鬼中神仙。 3.怪谲脱俗的人。指唐诗人李贺。
- 20、鹤仙:仙鹤。鹤长寿,故多用于祝寿。
- 21、狐仙: 狐仙húxiān (1) 迷信者认为狐狸修炼而成的仙,人形,与人来往 英 a fairy fox;a fox spirit
- 22、话仙: 话仙huàxiān (1) 〈方〉喜欢聊天的人 例 他可是个话仙,跟你聊上三天还没个完 英 a chatty person
- 23、秽仙:污秽之仙。含有贬义。
- 24、乩仙:扶乩时请托的神灵。
- 25、箕仙:神仙名。古时迷信﹐传说能为巫觋等所召请﹐可卜问吉凶等事。
- 26、剑仙:传说中精于剑术的仙人。后亦指侠客。
- 27、绛仙:隋代美女名。吴姓,炀帝宫妃。炀帝每倚帘视绛仙,移时不去,顾内谒者云:'古人言秀色若可餐,如绛仙真可疗饥矣。'见唐颜师古《隋遗录上》。
- 28、九仙: 九类仙人。 泛指众仙。
- 29、浪仙:唐诗人贾岛的字。
- 30、李仙:指汉李膺。 指道教传说中仙人李八百。
- 31、列仙:亦作'列僊'。诸仙。 谓位高的仙人。
- 32、吕仙: 见“吕仙翁 ”。
- 33、驴仙:我国历史时期人物,七岁时即能诵《道德经》,并能达其要旨。长成后身材高大 魁梧,古籍中描绘其形像为:庞眉文额,朱顶绿睛,隆准方颐,目有三角,伏犀贯顶,垂手过膝,使人望之肃然起 敬!他生性好学,天文地理,河洛图纬,皆极其妙;诸子百家,三坟五典,所览无遗。先为往来吴越之地的一人 大儒,从其学者有千余之众。
- 34、梅仙: 指汉·梅福。
- 35、墨仙:潘谷精于制墨,醉饮郊外,跌死枯井中。世称"墨仙"。见宋何薳《春渚纪闻.潘谷墨仙揣囊知墨》。
- 36、默仙:谓默然成仙。
- 37、翩仙: 翩仙piān xiān (1) 形容轻快地旋转舞动的样子 例 含吐缃缥之上,翩仙樽俎之侧。——《梁书·王僧孺传》 例 恰似嫦蛾舞翩仙 例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仙。——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英 trippingly
- 38、坡仙: 1.宋苏轼号东坡居士,文才盖世,仰慕者称之为"坡仙"。
- 39、棋仙:指棋艺高超﹑以弈棋为乐的人。
- 40、潜仙:指隐士。
- 41、请仙: 1.亦作"请仙"。 2.旧时一种迷信活动。扶乩求仙﹐以卜休咎。
- 42、臞仙:1.典故名。 2.旧时借称身体清瘦而精神矍铄的老人。文人学者亦往往以此自称。
- 43、癯仙:1.隐居山泽的术士。宋 苏轼《余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作诗送之》:“归家但草凌云赋,我相夫子非癯仙。” 2.骨姿清瘦的仙人。指梅花。宋陆游《射的山观梅》诗之二:“凌厉冰霜节愈坚,人间那有此癯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凝情待久,无限恨、癯仙知否?”
- 44、儒仙:对容貌慈祥的长寿老人的尊称。
- 45、散仙: 道教语。仙人未授仙职者之称。 比喻放旷不羁、自由闲散的人。
- 46、扇仙: 1.见"扇子仙"。
- 47、升仙: 成仙。 旧时谓人死亡。参见:升仙
- 48、诗仙: 诗仙shīxiān (1) 才情高超、气韵飘逸的诗人,如称唐代诗人李白为“诗仙” 英 fairy poet
- 49、睡仙:亦作'睡僊'。 称善睡的人。用以称闲散而得高卧的人。
- 50、苏仙:指苏轼。
- 51、胎仙:鹤的别称。古代鹤有仙禽之称﹐又相传胎生﹐故名。 道教神名。
- 52、梯仙:道教谓逐步登仙。
- 53、铁仙:比喻体格健壮而神采飘逸的人。
- 54、铜仙:"金铜仙人"的省称。
- 55、鼍仙:传说中指成了仙的鼍。
- 56、顽仙: 1.亦作"顽仙"。 2.愚笨的神仙。指初得仙道者。
- 57、希仙:思慕成仙。
- 58、成仙: 成为神仙。
- 59、得仙: 1.成仙。 2.用作去世的婉词。
- 60、地仙: 1.方士称住在人间的仙人。 2.比喻闲散享乐的人。 3.比喻美丽的女子。
- 61、洞仙:仙人。传说其好居深山洞壑,故称。
- 62、高仙:上仙。
- 63、谷仙: 1.古方士谓种谷求金之术。
- 64、海仙: 锦带花的别名。
- 65、花仙:即花神。
- 66、家仙: 方言。指神主牌。
- 67、角仙:鹿的别称。宋陶穀 《清异录·兽》:“ 华清宫 一鹿,千年精俊不衰,人呼曰角僊。”
- 68、金仙: 1.指佛。
- 69、酒仙: 嗜酒的仙人。多用于对酷爱饮酒者的美称。
- 70、灵仙:神仙。
- 71、龙仙: 亦称“龙仙”。
- 72、思仙:杜仲的别名。
- 73、三仙:传说三国吴主孙权之祖孙钟,以种瓜为业,有三仙人诣门乞瓜,钟厚待之。因指以葬地,谓当出天子。言讫化为三鹤飞去。事见《太平广记》卷三八九引《祥瑞记.孙钟》。后用为施瓜得福的典实。指三位翰林学士。
- 74、上仙:1.成仙;登仙。2.死亡的婉词。多指帝王。 3.道家分天上仙人为九等,第一等为上仙。 4.天上的神仙。
- 75、神仙: [ shén xiān ] : 神话传说中的有超人的能力,可以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 比喻能预料或猜透事情的人。 比喻逍遥自在、毫无拘束牵挂的人。 [ shén xian ] : shén xiān的又音。义同“神仙shén xiān”。
- 76、天仙: 天仙tiānxiān (1) 天上的神仙 英 goddess (2) 仙女 英 fairy (3) 美女 英 beauty
- 77、通仙: 1.亦作"通僊"。 2.谓众仙。 3.谓非凡,不同一般。 4.形容本领极大。
- 78、谢仙: 1.亦作"谢仙"。 2.雷部中神名。主行火。
- 79、修仙: 修炼成仙。
- 80、选仙:古代一种赌钱之戏。
- 81、玄仙: 九仙之一。
- 82、瀛仙: 1.神仙。对别人的敬称。
- 83、幽仙:谓仙人。
- 84、谪仙:1.受了处罚,降到人间的神仙。古人用以称誉才学优异的人。后专指李白。2.借指被谪降的官吏。 3.称人才情高超,清越脱俗,有如自天上被谪居人世的仙人。
- 85、謫仙:谪居世间的仙人。常用以称誉才学优异的人。
- 86、证仙:修道而成仙。
- 87、大仙: 大仙dàxiān (1) 神仙 英 fairy;angel immortal (2) 巫师 英 sorcerer;wizard
- 88、水仙: 亦作“水僊”。 传说中的水中神仙。 谓水葬者。 称遍游江湖乐而忘返之人。 琴曲名。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茎作卵圆形,叶子条形,伞形花序,花白色,中心黄色,有香味。供观赏,鳞茎和花可入药。亦指此种植物的花。
- 89、求仙: 求仙qiúxiān (1) 求访仙人或仙方 例 求仙问卜 英 seek gods (2) 祝求神仙 英 pray to gods for blessing
- 90、学仙: 1.亦作"学仙"。 2.学习道家的所谓长生不老之术。
- 91、许仙: 词语解释⒈ 民间故事《白蛇传》中人物。本为杭州一药铺伙计。在西湖邂逅白娘子,两相爱慕,结为夫妻。生性懦弱的许仙,在法海和尚的挑唆和指使下,端午节用药酒灌醉白娘子,使她现出白蛇原形,自己惊吓而死。白娘子盗仙草将他救活后,又为法海和尚骗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相救,失败后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他遂出家为僧。
- 92、玉仙: 仙女,美女。 道观名,即玉仙观。故址在今开封市。 花名。 道教称食骞树之叶而成仙者。
- 93、游仙: 1.漫游仙界。 2.指晋郭璞所作《游仙诗》。 3.泛指游仙诗。
- 94、养仙:谓修养仙道。
- 95、真仙:仙人。
- 96、张仙:民间传说神仙名。《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万花深处,一声响喨,见一尊神道,立在夫人面前……仔细看时,正比庙中所塑二郎神模样,不差分毫来去。手执一弹弓,又像张仙送子一般。"顾学颉校注:"神仙故事:张远霄,眉山人;五代时游青城山得道。曾有四目老人,传以弓弹,谓能避役。又,五代蜀孟昶有挟弹的画像。宋灭蜀后,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把像带入宋宫悬挂,宋太祖看见了,问她,她诡称是张仙的像,供他,可令人得子。民间流传,就把两件事混为一个故事。"一说,指梓潼神。参阅明陆深《金台纪闻》﹑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六﹑清朱彝尊《曝书亭集·重修张仙祠碑》。
- 97、人仙:五仙之一
- 98、问仙:问仙,是上海部分农村地区的一种愚昧的陋俗
- 99、牙仙:欧美等西方国家传说中的妖精。
- 100、假仙:就是做作、假清高的意思。台湾人常说很做作、很假的意思。
- 拼音xiān
- 注音ㄒㄧㄢ
- 笔划5
- 繁体仙
- 五笔WMH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本作“僊”。右边的意思是人爬到高处取鸟巢,加上“人”旁,表示人升高成仙。隶书作“仙”,表示仙人多住在高处。本义:仙人)(2) 同本义僊,长生迁去也。——《说文》求僊人羡门之属。——《汉书·郊祀志》仙圣为之臣。——《列子·黄帝》。注:“仙寿考之迹。”(3) 神仙,古代神话和宗教中指修炼得道长生不死的人,或指能达到至高神界的人物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仙之人兮。——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如听仙乐。——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仙及鸡犬。——《聊斋志异·促织》(4) 又如:仙机玄奥(深奥不可知晓);仙人劝驾(指有威望的人从中调解);仙醪(仙酒);仙闼(神仙的住处);仙机(奥秘);仙车(驾临);仙缘(可成仙的缘分)(5) 超越凡品的人或事。如:自称臣是酒中仙;诗仙;歌仙;仙郎;仙卫;仙手(6) 用于称道教的人和事物。如:仙箓(道仙的名册);仙翁(对老年道士的尊称);仙长(对道士的尊称);仙师(对道士、和尚的尊称)(7) 仙女(8) 民间传说故事中住在仙境(有时下凡)但又常善意地干预人间事务的年轻貌美的仙女。如:仙姿(9) 中国古代用为艳妇、美女、妓女、女道士等的代称。如:怀仙;梦仙诗;仙妓(10) 旧时对美分(百分之一美元)音译名生脱的简称,现在香港、台湾仍用;香港货币的分亦称“仙”(11) 用于死或死者的婉词 。如:仙去(去世);仙輀(灵车);仙久(去世已久);仙游(游于仙界,成仙);仙逝;仙几(死者灵前之几。几,老人凭靠之物)成仙举家皆仙。——晋· 葛洪《抱朴子·金丹》轻松,自在行迟更觉仙。——杜甫《览镜呈柏中丞》 [查看更多]
X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