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开头的词语
更多- 1、昏壒: 阴暗的飞尘。比喻动乱。
- 2、昏霭: 光线阴暗。
- 3、昏闇: 昏暗hūn’àn (1) 光线微弱;暗 例 昏暗的灯光 英 dim;dusky (2) 昏庸愚昧 英 muddled;confused
- 4、昏黯: 昏暗。
- 5、昏惫: 昏沉疲惫。
- 6、昏鄙: 愚昧鄙陋。
- 7、昏诐: 昏乱邪恶。
- 8、昏蔽: 犹遮盖,隐蔽。 犹蒙蔽。 犹昏昧。不清醒。
- 9、昏愎: 昏愦而刚愎。
- 10、昏敝: 1.指政治黑暗腐败。
- 11、昏猜: 昏乱而多疑。
- 12、昏惨: 见“昏惨惨 ”。
- 13、昏昌:瑞星名。
- 14、昏钞: 破旧的纸币。因用久钞面字迹模糊,故称。
- 15、昏沉: 昏沉hūnchén (1) 头脑迷糊,神志不清 例 患了重感冒觉得头脑昏沉 英 lethargic (2) 阴暗朦胧 例 暮色昏沉 英 murky
- 16、昏宠: 1.谓昏乱世道中居于贵宠之位。
- 17、昏虫: 蚊子的别名。 詈词。糊涂虫。
- 18、昏悴: 1.昏沉衰颓。
- 19、昏错: 1.指神志迷糊错乱。
- 20、昏殆: 昏沉危殆。
- 21、昏诞:荒诞无稽。
- 22、昏蛋: 詈词。犹浑蛋,混蛋。不明事理或不讲理的人;坏家伙。
- 23、昏淡:暗淡不明。
- 24、昏旦: 1.黄昏和清晨。 2.从黄昏到天明的时光。亦泛指时光。 3.谓晨昏短促。形容时间短暂。 4.犹混蛋。詈词。不明事理的人。
- 25、昏第: 1.行冠礼﹑婚礼的宅第。
- 26、昏垫: 陷溺。指困于水灾。亦指水患,灾害。
- 27、昏钝: 和缓,不强烈。 愚鲁,愚笨。 指眼神模糊而迟钝。 用为谦词。指愚鲁之人。
- 28、昏盹:困倦欲睡的样子。
- 29、昏夺:犹昏乱,神志迷糊。
- 30、昏惰:昏昧怠惰;懈怠。
- 31、昏噩:形容糊涂﹑无知的样子。
- 32、昏烦: 昏沉烦闷。
- 33、昏氛:阴暗的气氛。多指社会和自然的不祥现象。
- 34、昏媾:姻亲;通婚关系。
- 35、昏冠: 婚礼和冠礼。
- 36、昏酣: 1.沉醉;大醉。
- 37、昏耗: 指昏愦而又体力衰竭。 昏乱;迷糊。耗,通“眊 ”。
- 38、昏话: 昏话hūnhuà (1) 胡话;荒诞的话 英 a preposterous statement
- 39、昏荒: 昏乱荒谬。 蒙昧荒凉。
- 40、昏秽: 谓神昏形秽。
- 41、昏晦: 指光线昏暗。 指行文混乱而晦涩。 指思想昏乱,糊涂。
- 42、昏浑: 犹言一片晦暗。形容烟雾弥漫或事理隐晦等。
- 43、昏聩: 昏聩hūnkuì (1) 眼花耳聋,头脑糊涂 例 一个昏聩而又可怜的老人 英 dateless;be capricious or lawless;be decrepit and muddleheaded
- 44、昏庸: 昏庸hūnyōng (1) 昏头昏脑,毫无才干(这么一个昏庸的家伙) 英 muddleheaded
- 45、昏厥: 昏厥hūnjué (1) 因脑部贫血引起供氧不足而短时间失去知觉 例 昏厥过去 英 faint;swoon
- 46、昏愦: 头脑昏乱;神志不清。 愚昧;糊涂。
- 47、昏默: 1.糊涂沉默。 2.形容虚无寂静,不可测知。 3.茫然若失的样子。
- 48、昏黄: 昏黄hūnhuáng (1)黄昏;形容天色、灯光等呈幽暗的黄色或有风沙的天色 例 日落的时候,天地间一片昏黄 英 yellowish
- 49、昏昏: 昏暗貌;阴暗貌。 糊涂;愚昧。 视力昏花模糊。 神志昏沉;昏迷。
- 50、昏虐: 1.昏昧暴虐。
- 51、昏迷: 昏迷hūnmí (1) 因大脑功能严重紊乱而长时间失去知觉 例 昏迷不醒 英 stupor,coma (2) 昏暗糊涂 例 昏迷不恭 英 blurred
- 52、昏昕: 曚昽的早晨,凌晨。 犹旦夕,早晚。 泛指时日,时光。
- 53、昏因: 见“昏姻 ”。
- 54、昏礼:婚娶之礼。古时于黄昏举行,故称。古代昏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 55、昏眩: 昏眩hūnxuàn (1) 头昏目眩 英 giddy;dizzy
- 56、昏昧: 昏昧hūnmèi (1) 不明事理 英 blurred (2) 指政治黑暗 英 dark
- 57、昏乱: 昏乱hūnluàn (1) 昏庸无道;糊涂妄为 英 befuddled;be dazed and confused
- 58、昏朦: 昏蒙,昏暗。 形容神志恍惚的样子。
- 59、昏晕: 昏晕hūnyūn (1) 昏沉眩晕 例 一口气爬上 30 层楼,他一阵昏晕 英 giddy
- 60、昏姻: 1.亦作"昏因"。亦作"昏婣"。 2.嫁娶;结婚之事。 3.亲家;夫妻关系,姻亲关系。
- 61、昏顽: 愚昧而顽固。
- 62、昏眊: 眼睛昏花。 同“昏耄 ”。老迈。 同“昏耄 ”。昏聩;糊涂。
- 63、昏懵: 1.糊涂;愚昧。 2.昏迷;迷糊。
- 64、昏然:迷糊不清。
- 65、昏暝: 昏暗;黑暗。 傍晚。 犹昏迷。
- 66、昏蹶: 同“昏厥”。
- 67、昏黑: 昏黑hūnhēi (1) 缺乏光线天色黑暗 例 秋天漠漠白昏黑。——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英 dark;dusky
- 68、昏浊: 指空气、水等不洁净。 引申为污秽难看。 指社会、政治黑暗混乱。
- 69、昏星: 我国古代指日落以后出现在西方的金星或水星。
- 70、昏忘: 谓糊涂健忘。
- 71、昏瞀: 1.迷惘困惑。 2.愚昧无知。 3.指愚昧无知的人。 4.昏沉;神志昏乱。 5.视觉昏花;模糊。
- 72、昏死: 昏死hūnsǐ (1) 暂时性昏迷,不省人事 英 coma
- 73、昏蒙: 昏蒙hūnmēng (1) 愚昧;糊涂 英 muddle headed
- 74、昏瞢: 见“昏蒙 ”。
- 75、昏僝: 昏聩懦弱。
- 76、昏惑: 昏惑hūnhuò (1) 昏聩困惑 例 心智昏惑 英 perplex
- 77、昏君: 昏君hūnjūn (1) 昏乱的君王 英 a fatuous and self-indulgent ruler
- 78、昏罔: 犹愚昧,糊涂。
- 79、昏晓: 犹晨昏,早晚。 明和暗。指昼和夜。 旦夕间,很短的时间。
- 80、昏瞶: 1.谓眼睛昏花。 2.糊涂;认识模糊。 3.迷糊;昏迷。
- 81、昏戾: 1.愚昧而暴戾。
- 82、昏盲: 眼昏如瞎;看不见东西。
- 83、昏茫:昏暗迷茫。 形容眼光恍惚模糊的样子。
- 84、昏霾: 1.光线昏暗。 2.昏昧,不高明。 3.比喻乱世或邪恶势力。
- 85、昏耄:亦作'昏髦'。 衰老;老迈。昏愦;糊涂。
- 86、昏暮:黄昏;傍晚。
- 87、昏官: 昏庸的官吏。
- 88、昏旭: 黄昏和清晨。 以指短时间。
- 89、昏瞎:丧失视觉。
- 90、昏夭: 早死。昏,通“泯 ”。
- 91、昏椓: 阉人。
- 92、昏胀: 指头脑充塞昏沉难受的感觉。
- 93、昏滞: 1.昏乱而不顺畅。
- 94、昏昼:犹言日和夜。
- 95、昏子: 昏人,糊涂人。
- 96、昏醉: 1.酒醉以后神志不清。
- 97、昏逸: 昏乱逸乐。
- 98、昏晚: 傍晚;夜晚。
- 99、昏邪:昏庸邪恶。
- 100、昏惘: 昏沉迷惘。
昏中间的词语
更多>>- 1、暗昏昏: 1.亦作"暗昏"。 2.黑暗而模糊;暗淡而模糊。
- 2、黄昏汤: 中医古方汤剂名。治肺痈病。
- 3、黄昏子: 方言。指对业务半通不通的人。
- 4、黄昏纸: 黄昏时分烧奠的纸钱。
- 5、禁昏家:唐代衰落的世家旧族,自为婚姻,潜相聘娶,不与外家通婚,以此自贵,称为"禁昏家"。
- 6、黄昏恋:人在黄昏时约会。指情人约会。
- 7、醉昏昏: 1.沉醉貌,昏沉貌。
- 8、天昏地惨:惨:凄惨,悲伤。天地都感到愁苦、凄惨。形容极其悲惨
- 9、晨昏定省:定:就寝。省:探望,问候。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子女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也作“晨昏定省”。
- 10、晨昏蒙影:日出前和日落后短时间内太阳射出的光辉,这种光辉由云缝中或沿地平线的不规则空隙射出。
- 11、晨昏午旦:比喻从早上到中午再到天黑。
- 12、连昏接晨:通宵达旦。整日整夜。
- 13、冲昏头脑: 冲昏头脑chōnghūn-tóunǎo (1) 由于过分高兴而失掉理智,任性做事 例 年轻人可不能让爱情这玩意儿冲昏了头脑。——孔捷生《姻缘》 英 turn sb.'s head
- 14、黜昏启圣:贬退昏庸,开启圣明。
- 15、枣膏昏钝: 1.《宋书·范晔传》:"麝本多忌,过分必害,沈实易和,盈斤无伤……枣膏昏钝,甲煎浅俗,非唯无助于馨烈,乃当弥增于尤疾也。"原为斥朝士羊玄保之语,后用以形容昏聩迟钝。
- 16、新昏宴尔:指极言新婚欢乐。
- 17、黑地昏天: 形容极其黑暗腐朽。亦比喻黑暗腐朽的社会。
- 18、连昏达曙: 1.犹言通宵达旦。
- 19、柳昏花螟:形容暮色中花柳的朦胧情景。
- 20、柳昏花暝:形容暮色中花柳的朦胧情景。
- 21、明昭昏蒙:聪明而通晓事理,愚昧而不明事理。
- 22、磨昏抉聩: 1.救治教化愚昧糊涂的人。
- 23、天昏地黑: 天昏地黑,天昏地黑tiān hūn dì hēi (1) 天地一片昏黑。常用以形容风霾、雷雨时的自然景象 例 只见天昏地黑,日月无光 英 a murky sky over a dark earth;dark around (2) 指天色晚 例 妖魔支着长枪道:“悟空,你住了。天昏地黑,不是个赌斗之时。”——《西游记》 英 It's getting dark (3) 非常利害 例 这场恶战,直杀得天昏地黑,山岳动摇。——《荡寇志》 英 terribly;fiercely;very (4) 比喻社会黑暗腐败 例 一条街代表租界,一条街代表中国城,前者是清洁,美丽,有秩序;后者是污浊,混乱,天昏地黑。——老舍《二马》 英 rotten and dark
- 24、头昏目眩: 见“头昏目晕 ”。
- 25、头昏眼花: 头昏眼花tóuhūn-yǎnhuā (1) 头脑眩昏,视力模糊 例 太阳晒得人头昏眼花 英 be mentally confused;with head giddy and eyesight dazzled (2) 也作“头眩眼花”
- 26、头昏目晕: 犹言头昏眼花。 亦作:头昏目眩
- 27、头昏眼暗: 犹言头昏眼花。
- 28、头昏脑闷: 犹言头昏脑胀。
- 29、头昏脑眩: 见“头昏脑胀 ”。
- 30、头昏眼晕:头脑晕乱,眼睛昏花。
- 31、老迈昏庸:老迈昏庸,汉语成语,拼音是lǎo mài hūn yōng,意思是年老糊涂,毫无才干。
- 32、智昏菽麦:谓智力不能辨认豆麦。形容无知。
- 33、头昏脑涨: 头脑发昏发胀,形容神志不清,很不舒服的样子。
- 34、头昏脑胀: 头昏脑胀tóuhūn-nǎozhàng (1) 因病或因受重大刺激而造成的头脑昏沉的感觉 例 发烧使他头昏脑胀朦胧不清 英 one's head swims;under the table
- 35、老眼昏花:指老年人的眼力差,亦指人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弱。
- 36、神昏意乱:神:精神;意:心意。神志昏沉,心意烦乱
- 37、天昏地暗: 天昏地暗,天昏地黑tiānhūn-dì’àn,tiānhūn-dìhēi (1) 天地一片昏黑。常用以形容风霾、雷雨时的自然景象 例 只见天昏地黑,日月无光 英 a murky sky over a dark earth;dark around (2) 指天色晚 例 妖魔支着长枪道:“悟空,你住了。天昏地暗,不是个赌斗之时。”——《西游记》 英 It's getting dark (3) 非常利害 例 这场恶战,直杀得天昏地暗,山岳动摇。——《荡寇志》 英 terribly;fiercely;very (4) 比喻社会黑暗腐败 例 一条街代表租界,一条街代表中国城,前者是清洁,美丽,有秩序;后者是污浊,混乱,天昏地暗。——老舍《二马》 英 rotten and dark
- 38、以其昏昏: "昏昏:模糊,糊涂。
- 39、假性昏迷: 意识并非真正丧失,但不能表达和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
- 40、黄昏之鸟: 是一种生活在中生代的鸟,现已灭绝。
- 41、发昏章第十一:即“发昏”的诙谐说法,“章第十一”是仿效《孝经》等古书“某某章第几”的形式而成的一种风趣口语。为头脑发昏的风趣说法。
- 42、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词语解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yǐ qí hūn hūn,shǐ rén zhāo zhāo ]⒈ 用自己模模糊楜的认识,想要使别人明白。引证解释⒈ 用自己模模糊楜的认识,想要使别人明白。引《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至遇法律关係之问题起,则不惟不知所以解释,即其模棱两可之説,亦軼出於范围,是真所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也。”国语辞典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yǐ qí hūn hūn shǐ rén zhāo zhāo ]⒈ 昏昏,愚昧无知。昭昭,明晓通达。全句指用自己的蒙昧无知,去指导人,想要使人明白通达。引《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昏结尾的词语
更多- 1、埃昏: 谓浑浊不清。
- 2、暗昏:亦作"暗昏昏"。
- 3、财昏:指在通婚过程中,看重家产,追求彩礼。昏,古"婚"字。
- 4、尘昏:尘积昏暗。
- 5、晨昏: 晨昏chén-hūn (1) 早晨和晚上 例 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清·袁枚《祭妹文》 英 at dawn and dusk;early morning and late at night
- 6、成昏: 见“成婚 ”。
- 7、眵昏:目多眵而昏花。
- 8、筹昏:谓无法算计。
- 9、初昏:黄昏。
- 10、黜昏:贬退昏庸,开启圣明。
- 11、旦昏: 白天与夜晚。 指终日。
- 12、耽昏:谓沉湎昏迷。
- 13、垫昏: 1.陷溺;困阨。
- 14、定昏:天将黑的时候。见'定婚'。
- 15、黩昏:污浊昏乱。
- 16、發昏: 发昏fāhūn (1)迷糊;神智不清 例 大风吹得头发昏 英 feel giddy;feel dizzy (2) 使思想或精神不稳定 例 这场灾难使她发昏 英 lose one’s head
- 17、氛昏:1.云雾;烟霭。2.喻指昏愦惑乱的人。
- 18、冠昏:亦作'冠昏'。指冠礼与婚礼,《礼记》各有专篇记述。亦指其篇名。 谓行加冠﹑结婚礼。
- 19、伯昏:复姓。春秋有伯昏瞀人。见《庄子.列御寇》﹑《列子.黄帝》。
- 20、孱昏:懦弱昏庸。
- 21、瘥昏: 1.昏忽﹑迷乱之病。借指政治黑暗﹐时世混乱。
- 22、朝昏: 1.早晩。 2.借指日子﹐生活。
- 23、沈昏: 亦作“沉昏”。 昏蒙。指头脑糊涂的人。 指幽冥。
- 24、重昏:亦作'重昬'。 谓思绪非常昏乱。 十分昏暗;愚昧。 指愚昧之人。 见'重婚'。
- 25、大昏: 1.亦作"大婚"。指天子或诸侯的婚娶。 2.昏昧。
- 26、黮昏: 昏暗不明。
- 27、东昏:古代废帝的封号之一。指南朝齐萧宝卷。齐明帝次子。即位后荒淫残暴。曾凿金为莲花布于地上,令所宠潘妃行其上,谓为'步步生莲花'。后为萧衍所杀。和帝立,追废为东昏侯。古代废帝的封号之一。指金熙宗完颜亶。在位九年,为平章政事完颜亮所杀。降封为东昏王。
- 28、合昏: 1.植物名。即合欢树。 2.犹黄昏。 3.犹合婚。结婚。
- 29、积昏: 1.谓暮色深浓﹐昏暗无光。
- 30、结昏: 1.见"结婚"。
- 31、警昏:犹警夜。
- 32、狂昏: 愚昧昏庸。
- 33、赖昏: 1.见"赖婚"。
- 34、老昏: 1.亦作"老"。亦作"老惛"。 2.犹老糊涂。
- 35、乐昏:谓劝成婚姻。
- 36、连昏:指姻亲。昏,通"婚"。
- 37、乱昏:混乱黑暗。
- 38、论昏: 1.谈论婚事。谓提亲。"昏"﹐婚的古字。
- 39、霾昏:昏暗。
- 40、买昏:以财货为手段,联为婚姻关系。昏,"婚"的古字。
- 41、卖昏: 1.亦作"卖昏"。 2.谓索取高额财礼的买卖昏姻。
- 42、髦昏:年老昏庸。髦,通"耄"。
- 43、眊昏:视力昏花。
- 44、耄昏: 1.年老昏愦。
- 45、闷昏: 1.烦闷。
- 46、迷昏: 1.昏迷,神志不清。 2.受诱惑致使昏聩糊涂。
- 47、明昏:明暗;阴晴。
- 48、冥昏:昏暗。
- 49、破昏:解除昏惑。
- 50、气昏:气质昏浊。
- 51、请昏: 1.见"请婚"。
- 52、求昏: 求昏qiú hūn (1) 要求与己结婚 例 她的求昏者足有一打 英 make an offer of marriage;propose
- 53、群昏: 1.佛教语。谓昏然无知的众生。
- 54、热昏:犹发昏。谓神志不清或头脑发热。
- 55、神昏: 神昏shénhūn (1) 神志昏迷不清,或全然不知 英 coma
- 56、省昏:晩间向尊长请安。
- 57、通昏: 通昏tōng hūn (1) 双方结成姻亲 例 中外通昏有增多趋势 英 intermarry;be related by marriage
- 58、童昏: 1.愚昧无知。 2.指年幼无知者。
- 59、僮昏:昏愦无知。亦指昏愦无知的人。
- 60、头昏: 头昏tóuhūn (1) 头上有眩晕感觉并带有昏倒的倾向 英 dizzy;giddy
- 61、外昏:谓另外新配偶。昏,通"婚"。
- 62、顽昏: 1.愚顽昏聩。
- 63、忘昏:犹糊涂。
- 64、晓昏:犹朝夕。
- 65、凶昏:残暴昏乱。
- 66、选昏:选择婚姻对象。昏,通"婚"。
- 67、奄昏: 1.犹言阴间。奄﹐通"暗"。
- 68、炎昏:炎热的黄昏。
- 69、夭昏: 1.见"夭昬"。
- 70、嚚昏:冥顽不灵。
- 71、婬昏: 放荡昏庸。
- 72、淫昏:放荡昏庸。
- 73、幽昏:亦作“幽昬”。暗昧不明。 见“幽婚”。
- 74、晕昏:昏迷。
- 75、枣昏:形容昏聩迟钝。语出《宋书.范晔传》:"枣膏昏钝。"
- 76、智昏:亦作'智惛'。 神智迷乱;胡涂。
- 77、昼昏: 白昼昏暗。 白昼行婚礼。
- 78、醉昏: 1.沉醉貌,昏沉貌。
- 79、发昏: 发昏fāhūn (1) 迷糊;神智不清 例 大风吹得头发昏 英 feel giddy;feel dizzy (2) 使思想或精神不稳定 例 这场灾难使她发昏 英 lose one’s head
- 80、黄昏: 黄昏huánghūn (1) 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例 奄奄黄昏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例 渐黄昏清角吹寒。——宋·姜夔《扬州慢》 英 evenfall;dusk (2) 见“傍晚” 英 evening
- 81、羣昏: 词语解释⒈ 佛教语。谓昏然无知的众生。
- 82、雨昏: 1.阴雨时昏暗的天色。
- 83、夜昏:天刚黑的时候。
- 84、一昏: 犹言一晚。 犹成婚。昏,“婚 ”的古字。
- 85、小热昏:曲种名。旧时流行在江浙一带的一种街头曲艺。原为卖梨膏糖的人作为招徕顾客的一种手段。唱词多以新闻时事﹑民间故事为题材。演唱时用一面小锣﹐三块竹板﹐边敲边唱。小热昏有苏州﹑杭州两派。现在搬上舞台表演的'小锣书'﹑'三敲赋'均属'小热昏'。语言妄诞﹑行为荒唐的年轻人。
- 86、定省晨昏: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
- 87、实痴实昏:指真正痴呆和昏庸的人。
- 88、地老天昏:形容变化剧烈。
- 89、利令智昏: 贪图私利而使头脑糊涂。 亦作:利令志惛
- 90、目眩头昏:犹头昏眼花。
- 91、人约黄昏:人在黄昏时约会。指情人约会。
- 92、头眩目昏: 同“头昏眼花”。
- 93、头晕眼昏:头脑晕乱,眼睛昏花。
- 94、礼失则昏:失去礼义就必然导致昏乱。
- 95、色令智昏: 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图美色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 96、金色黄昏: 形容黄昏时分被金黄的光辉照耀或者形容人生的晚年,在经过早晨的蓬勃生机、中午的沧海桑田之后在金红色的阳光中的恬静祥和。
- 97、欲令智昏:因贪心太大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出自《红楼梦》。
- 98、智以利昏:依靠钱财争权夺利,互相排挤。
- 99、血色黄昏: 一般是指黄昏像被血染色了一样,一般形容壮阔的悲景。
- 拼音hūn
- 注音ㄏㄨㄣ
- 笔划8
- 繁体昏
- 五笔QAJF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昏,日冥也。——《说文》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淮南子·天文训》昏以为期。——《诗·陈风·东门之杨》与曛黄以为期。——《楚辞·思美人》在昼犹昏。——吴均《与朱元思书》昏晨之往来。——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风雨晨昏。——清· 袁枚《祭妹文》(2) 又如:昏旦(黄昏和早上);昏晚(天刚黑);昏黄(暮色,天色暗淡)形容词(1) 引申为昏暗;无光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2) 又如:昏邓(昏暗的样子);昏邓邓(昏澄澄、昏昏瞪瞪。形容昏暗);昏曚(昏暗模糊);昏昏(昏暗;阴暗)(3) 目不明;昏花 。如:昏困(昏倦。头脑昏沉,精神倦怠);昏坎(昏花,模糊);昏腾(头昏眼花或头脑晕转)(4) 昏聩;糊涂昏迷不恭。——《书·大禹漠》我独若昏。——《老子》远我昏乎?——《庄子·在宥》昏微遵迹。——《楚辞·天问》不昏乎其所已知,而昏乎其所未知。——《吕氏春秋·有度》重昏而终身。——《楚辞·屈原·涉江》伪孽昏狡。——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以昏气出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幽暗昏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5) 又如:昏眊(糊涂而年老);昏耄(年老胡涂);昏瞀(神志不清;缺乏分辨能力);昏愚(糊涂而愚蠢)(6) 世道混乱、黑暗昏椓靡共。——《诗·大雅·召》(7) 又如:昏世(黑暗腐败的时代);昏敝(政治黑暗腐败)(8) 斑驳难辨看那山门时,上有一面朱红牌额,内有四个金个,都昏了,写着“瓦罐之寺”。——《水浒传》动词(1) 昏迷;失去知觉昏到于地。——《儒林外史》(2) 又如:昏晕(昏迷)(3) 婚礼宴尔新昏。——《诗·邶风·谷风》昏姻之故。——《诗·小雅·我行其野》昏礼者,将合姓之好,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义》如旧昏媾。——《左传·隐公十一年》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妻父曰昏。”(4) 又如:昏姻(婚姻);昏第(古代行冠礼、婚礼的地方。又作婚第);昏媾(婚姻,结亲)(5) 惑乱;迷惑下民昏垫。——《书·皋陶谟》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天昏。——《左传·昭公十九年》。注:短折曰矢,未名曰昏。君子失心,鲜不夭昏。——《国语·晋语》。注:昏,狂荒之疾。蟊贼内讧,昏椓靡共。——《诗·大雅·召》。《笺》云:昏椓皆奄人也。昏于小利。——《吕氏春秋·诬徒》先生之老与昏与?——《吕氏春秋·贵直》僮昏不可使谋。——《国语·晋语四》(6) 出生后尚未命名而死,夭折,早死 。如:昏札(夭亡,夭折)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